柳州专版第二部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知识梳理考点一九一八事变1.经过: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并于第二天占领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事变。2.国民政府的政策:妥协投降,东北军撤至关内(实行不抵抗政策)。3.结果:。4.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九一八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抗日战争考点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派杨靖宇等人领导抗日游击战争。2.运动(1)背景:日本逼迫中国签署,又积极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华民族的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2)经过: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3)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的高潮。一二·九《何梅协定》抗日救亡运动考点三西安事变1.背景:国难当头,华北危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共的争取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人物:、4.经过:张、杨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史称“”。5.解决: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经各方努力,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6.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拓展延伸】1.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经通过日俄战争控制东北主要铁路并派兵沿线驻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已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急需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矛盾,并通过战争掠夺财富缓解国内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2.易错易混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知识梳理考点一七七事变1.时间:年7月7日。2.爆发: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次事变是日本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的起点。1937七七全面侵华全国抗战考点二国共第二次合作1.背景: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8月,日军发动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过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的地位。这标志着的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意义: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对夺取抗战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八一三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考点三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2.日军占领南京,屠杀中国军民达人,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30多万【拓展延伸】1.日本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吞了东北三省。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随即爆发。2.易错易混点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区别(1)目的不同:第一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第二次合作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2)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第19课“血肉筑起的长城”知识梳理考点一正面战场1.台儿庄战役(1)时间:1938年。(2)指挥者:。(3)意义: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2.意义: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李宗仁正面战场武汉会战考点二敌后战场1.(1)时间:1937年9月。(2)指挥者:林彪。(3)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2.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秋。(2)指挥者:。(3)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日军的的战役。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朱德、彭德怀主动出击规模最大考点三文艺界和华侨抗战1.文艺界抗战冼星海的,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和齐白石的画作《寒鸟》等作品,都是以爱国、抗战为主题的代表性作品。2.广大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拓展延伸】1.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提出一系列抗日主张,与国民党对日不抵抗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抗战爆发后,中共与国民党真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抗击了二分之一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是领导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2.易错易混点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第20课战略反攻的到来知识梳理考点一战略反攻的到来1944年开始。考点二中共“七大”的召开1.时间:1945年4—6月。2.地点:延安。3.内容(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4.意义(1)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2)实现了全党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3)为争取的最后胜利和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8月上旬,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也对日宣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2.胜利:年月,日本政府宣告接受《》,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侵华日军签署投降书。2014年全国人大确定月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台湾回归:1945年10月,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宣告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4.意义(1)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2)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的觉醒。(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苏联19458波茨坦公告1593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华民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拓展延伸】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1)领导者态度不同: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对敌。(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避战自保、消极应战,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最后赢得了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2.易错易混点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新中国成立。单元核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