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消化液D.细胞外液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组织液增加B.组织液减少C.血浆量增加D.淋巴减少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形成Na2CO3排出体外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很快排出体内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8、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A.血流自动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比较缓慢B.比较广泛C.时间比较长D.迅速准确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B.自身免疫C.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以促进合成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15、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1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7、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1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19、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2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21、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22、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D.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23、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2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25、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过敏反应C.记忆淋巴细胞D.免疫反应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26、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A、汗腺分泌增加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体表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C、骨骼肌不自主颤栗,使产热增多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7、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28、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毒素是抗原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一种抗体只能专门抗击一种病原体29、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通过握手传播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10年3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C.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侵入体细胞内的抗原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31.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填字母)3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填“收缩”或“不收缩”)33、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A.B.C.D.(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含量多少的调节。(4)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调节。34.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寒冷、过度紧张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ABCD甲状腺激素释参考答案1—5DBACC6—10ADCDA11—15DBCBD16—20AACDC21—25BACCB26BC;27AC;28BD;29BD;30AB31、(7分)(1)细胞外液;ABD;AD;⑵E→A→D;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⑷A。32(7分,每空1分)(1)感受器;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不收缩;收缩;33、(8分)(1)+;+;-;-;(2)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激素;(4)反馈。34、(8分)(1)蛋白质;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2)T细胞;(3)C;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细胞;C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③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④去除成熟叶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A.aB.bC.cD.d4.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6ppm之间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5.(2011•郑州)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6.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桨,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全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甲箱番茄呈红色B.乙箱番茄呈绿色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7.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