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1.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2.宋元时期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国的政治版图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是:(1)经济繁荣: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民族融合: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统一类别内容建立时间581年方式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都城长安统一历史条件北方民族的大交融;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陈朝的腐朽;隋文帝励精图治时间589年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初的繁盛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创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作用及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知识拓展1.科举制的诞生取代了魏晋以来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2.隋朝对历史的贡献(1)统一全国:它顺应了我国南北朝历史发展的潮流,采取了正确的策略,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2)首创制度: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开凿运河:隋朝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3.隋朝的灭亡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暴政表现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贞观之治”背景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还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革新措施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史料研读史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解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亲身体验到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为君者执政必须以民为本。知识拓展认识“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善于总结历史教训,虚心纳谏,重视人才,轻徭薄赋,调整统治政策,为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3.女皇帝武则天易错警示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创设殿试和武举。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③重视发展生产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易错警示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朝前期的繁荣时期,不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治国政策和措施①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如得到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结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史料研读史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解读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这首诗歌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辉煌的景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三、盛唐气象1.经济的繁荣类别内容农业垦田面积、生产技术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水利工程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生产水平很高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商业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民族交往与交融背景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表现①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②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③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史实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3.开放的社会风气(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2)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四、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东渡鉴真像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曾6次东渡日本,直到754年才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唐与新罗的关系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②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③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④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玄奘西行玄奘西行求法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后来回国,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知识拓展1.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①两人都是僧人。②都生活在唐代。③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⑤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2.我国的对外交往规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对外交往就越开放、对外交流就频繁途径①官方和民间的贸易,如西汉的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非洲,都有了直接或间接的交往。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突出的例子就是唐朝与日本等国的官方往来。③宗教文化交流,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五、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原因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②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③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④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概况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肃宗即位,反击叛军,763年叛乱被平定影响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黄巢起义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概况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政权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社会发展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趋势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史料研读史料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解读藩镇节度使拥兵,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国力,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六、北宋的政治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易错警示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国的王朝,与它并立的还有辽、夏等政权。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强化中央集权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政治、财政上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②在各州府设置通判。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④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3.重文轻武的政策知识拓展宋朝政治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