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课标Ⅱ专用)考点一水循环和水资源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8课标Ⅲ,8,4分)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答案D由所给地形图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误区警示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考生容易误认为湖面蒸发弱是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内流湖的水体排泄以蒸发为主,外流湖的水体排泄应该以径流为主。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17课标Ⅰ,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答案C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项。因为材料中出现了“2000毫米”,而一般高考题目中的信息均为有效信息,导致错选B项;还有一种情况出现错选,即把流域与湖面混淆而出错。3.(2017课标Ⅰ,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知识归纳影响蒸发的因素:气温、风力、湿度等。蒸发能力与气温、风力正相关,与湿度负相关;而实际蒸发量还与当地可被蒸发的水量多少正相关。4.(2017课标Ⅰ,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B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注意材料中“盐度饱和”,则湖水盐度不可能增大。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2016课标Ⅲ,7,4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答案B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评析本题难度较低。关键是明确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6.(2016课标Ⅲ,8,4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④正确。选择C项。名师点睛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7.(2016课标Ⅲ,9,4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D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规律总结森林植被增加,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其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2015课标Ⅰ,7,4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B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可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平时复习时加强读图训练,提升信息解读能力。9.(2015课标Ⅰ,8,4分)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年平均气温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知识拓展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与海冰厚度及海水冻结所需时间长短有关;因为海冰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海冰开采后,海水可以再次冻结形成新的海冰。海冰厚度与海水冻结都受气温影响,气温越低且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厚度越大且海水再次冻结所需时间越短,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10.(2015课标Ⅰ,9,4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命题评审本组试题情境新颖,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11.[2018课标Ⅲ,36(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解析本题注意需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说明利于卤水蒸发的条件。读图可知,索瓦位于盆地地区,等高线稀疏,地表平坦,利于蒸发;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强,利于蒸发。解题指导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特征来判断地形特征。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平坦开阔的地区利于水分蒸发。考点二陆地水体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2018课标Ⅱ,9,4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A、C项错误;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少河水含沙量、调节河流径流量,B项正确,D项错误。易错警示植被覆盖率提高,蒸腾作用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水汽增多只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能确定降水量的增加。做题时易将水汽增加和降水增多等同而错选C项。2.(2018课标Ⅱ,10,4分)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水循环。第5次降水前的4次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这次降水下渗应该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易出现洪峰,③正确;由降水历时天数和降水量可知,第5次降水强度大,易出现洪峰,②正确,选择B项。比较6次降水可知,第5次降水历时不长,①错误;植被截流量每次降水差别不大,④错误。知识归纳降水强度的含义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多指24小时降水量。故表格中降水强度应是降水量/历时,而不应该只看降水量,错误地认为第3次降水强度最大。3.(2018课标Ⅱ,11,4分)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D本题考查河水含沙量的来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等。洪水含沙量主要与上游水土流失有关,水土流失的多少主要与降水强度、坡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有关。因河床、沟谷面积小,其对洪水含沙量影响极小,排除A、B选项;由材料可知,该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前4次降水都没有形成明显洪峰,故该地裸露坡面应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由于该月降水异常多,到第5次降水时,地下水已经饱和,已经很难下渗,故形成了洪峰;到第6次降水时,虽然雨量不大,但洪峰较大,说明形成的坡面径流较大,坡面径流对地表侵蚀加重,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从而造成泥沙俱下的情形,即使是有植被覆盖的坡面也无法幸免,故D选项正确。错因分析由于审题不清,没弄清本题考查的意图及影响洪水含沙量的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等,易错选A或B;未注意到材料中“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及表中前4次降水未形成明显洪峰等信息易错选C。圣劳伦斯河(图甲)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乙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5课标Ⅱ,9,4分)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答案C本题以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气温、降水量图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蒙特利尔各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判断出其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从而推断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C项正确。关键点拨当地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段为河流结冰期。5.(2015课标Ⅱ,10,4分)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B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点的成因。河流结冰状况取决于温度,影响河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河流流速、河流流向等。圣劳伦斯河的四段河流,纬度相差不大,流向相同,而在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道上建有水电站,表明该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冬季可能不结冰,故B项正确。6.[2019课标Ⅰ,37(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