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及案例第一章统计分析概述无处不在的统计2005年4月1日,笔者利用“搜狗”对互联网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是:包含“统计”这一词汇的网页高达34,692,925项,包含“粮食”这一词汇的网页有5,045,290项,前者是后者的60多倍。在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成果与统计和定量分析有关。因此,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12版中特别提到:“在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美国杜邦公司的总经理理查德曾经指出“现代公司在许多方面是根据统计来行事的。”(转引自《马夸德特谈统计学家的重要作用》,《统计教育》1994年第3期)。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在各国元首中名列首位,但根据美国《工作等级年鉴》一书的排名,总统一职并未进入最好工作之列。根据该书的统计,在美国,工作环境最好的工作是:统计学家。(转引自2002年3月7日《扬子晚报》)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召开,威斯康星大学讲师陈炳藻独树一帜,宣读了题为《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的论文。他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120回均系曹雪芹所作。什么叫统计学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科学,其基本职能是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统计学是让数据开口说话的学问统计学的作用有人说:“读和写的能力对社会公众是不可或缺的,总有一天,统计思维也会如此。”有人说:“统计是民主的灵魂。”还有人说:“谎言有三种:普通的谎言,遭人诅咒的谎言,统计。”就我们学习、运用统计的人来说,如下的话更令人满意:“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究其它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这不是对统计学表示轻视,人类奋斗的许多领域,如果没有统计学,虽然不会死亡,但一定会变得很弱小。”如:GDP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讲到“统计”,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即统计实践、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统计实践活动统计实践活动就是人们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际资料的工作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1、原始社会2、奴隶制社会3、封建社会4、民国时期5、新中国的统计调查制度是从1950年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统计史上第一部正式法规,该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统计工作真正开始走上法制轨道。6、国外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经过统计调查、整理或分析以后得到的,反映人类在社会、经济、军事、天文、地理、文教卫生等方面活动情况的统计成果,是人类活动数量方面客观情况的记录。统计资料包括数据资料、文字资料和图表等,以数据资料为主。统计数字、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台帐、统计表、统计图等都是统计资料。我国的统计资料从管理权限上看,包括国家级统计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统计资料、地市级统计资料、县(市)级统计资料、乡镇级统计资料和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从统计资料的类别来看,有国民经济综合统计资料和分工业、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文教卫生、社会管理等等行业部门的统计资料。从统计资料的内容看,涉及生产、分配、使用、进出口、资源、劳动工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物价,等等。目前,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统计资料多以各种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数据库和网络等形式公布和储存。统计理论统计理论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阐述统计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统计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结晶成统计学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水文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生物统计学、空间统计学,等等。统计一词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实践是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的基础统计资料服务于统计实践统计理论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抽象和总结,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统计工作过程从理论上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认识的阶段。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要求,根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定量认识的开始阶段。统计用数字说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的方式方法主要有统计报表、普查。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和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非总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开始。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统计认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研究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的定性阶段。从认识的顺序来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这四个阶段,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经过定量认识,再到定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定性认识(在定量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统计分析)的过程。第一节统计分析的含义和任务一、统计分析的概念和特点(一)统计分析的概念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研究的工作过程。(二)统计分析的特点1、统计分析的数量性2、统计分析的鲜明性3、统计分析对象的广泛性4、统计分析方法的多样性5、统计分析的总体性6、统计分析要具有时效性7、统计分析的科学性二、统计分析的作用和任务(一)统计分析的作用微观:1、统计分析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2、统计分析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3、统计分析是适应市场竞争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4、统计分析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5、统计分析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6、统计分析是企业适应科学进步的客观要求宏观:1、直接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为各级党政领导全面、系统的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服务2、要透过表层的数量关系,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为国家决策系统提供预选方案和对策建议,从而做出科学决策,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服务(二)统计分析的任务1、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2、分析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综合评价。3、总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促使其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4、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规律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第二节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一、理论基础(一)、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统一关系原理(二)、方法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三)、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二、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统计分析的内容1、对客观事物的现状和趋势做出评价和预测2、总结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指导实践3、通过对历史、现实资料发展变化方向的分析,预测未来(二)统计分析的方法1、定性分析法借助各门实质性科学,对总体的性质、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统计专业知识无关)2、定量分析法运用数学及统计特有的方法对总体的数量表现,如: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等进行分析。3、二者必须结合运用五、统计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一)注意数字的可比性统计分析的程序六个环节:1、确定分析课题2、明确分析目的,拟定分析提纲,编制分析计划3、搜集、鉴别、整理资料4、编制统计分析表5、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研究6、写分析报告第二章统计分析方法(一)第一节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的定义对比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对比分析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如:研究发展水平与上期水平相对比研究本企业不足与同类企业相对比研究季节变动与上季节相对比一、比较的基本规则(一)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可比性指标的可比性应当从指标的含义、口径、范围、时间、空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以及计量单位等方面进行审核。1、范围的可比A、总体范围要可比如:对两个单位的工资总额进行比较B、分子与分母在范围上要相互适应如:计算文盲率2、总体结构的可比例:P173、计算方法的可比如:两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注意:运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对比(二)对于不能直接对比的资料,先调整,再对比。1、对于同类性质的企业,生产不同规格品,在进行总量对比时,需换算为标准品产量,然后再进行比较。换算标志:一般选择最能反映产品使用价值的标志作为标准品。要依据产品本身使用价值的性能和特征来决定。如:生产用煤以每公斤发热量7000大卡为标准棉纱以20支纱为标准拖拉机以25马力为标准折算标准品总产量的公式折标准品总产量=具体规格品产量*折标准品的换算系数例:P18甲、乙、丙三个企业哪个企业的产量最高,哪个企业的产量最低?2、再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纵向比较时,用缩减指数消除各行业在价格和口径因素上的差异最常用的缩减指数:价格指数(三)对于性质不同的生产企业,用绝对数不能比较时,需采用相对数进行比较用于不同质生产比较的标准(一)计划水平例:生产某种产品消耗钢材定额50公斤,单位产品实际消耗钢材为45公斤。用实际单耗与定额单耗进行对比消耗定额完成程度=(实际单耗/定额单耗)*100%=(45/50)*100=90%单耗节约(-)或超支量(+)=45-50=-5该结果表明消耗定额超额完成了,每单位产品节约钢材5公斤(二)上期水平例:某企业二月份创造的总产值为32000万元,一月份创造的总产值为27000万元。则该企业二月份所创造的总产值比一月份增加了多少?(32000-27000)/27000*100%=18.5%所以,该企业二月份创造的总产值比一月份增加了18.5%(三)历史最好水平历史最好水平是指本企业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最高或最低的水平。(四)正常需要量(五)平均先进水平分两步计算平均先进水平(六)其他单位或地区的同期水平(七)其他单位或地区的同类水平(八)一定质量的数量界限(九)国内先进水平(十)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互相比较三、合理选择和评价比较方法(一)增长数量的多少,水平的高低,要看以什么标准作比较例:1998年我国发电量达到11670亿千瓦时,与1957年的193亿千瓦时比较,增加了11477亿千瓦时,增长近60倍。但与发达国家美国相比,1998年美国有2.71亿人口,年发电量32122亿千瓦时,人均发电量11853千瓦时,而我国人均发电量935千瓦时。(二)利用相对指标进行比较时,要选择好对比的基数基数的选择应该从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选择那些能够反映现象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的指标作为对比的基数。例:计算年生育率指标,应选择育龄妇女作为对比的基数基数的选择还应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要选择能够深刻说明问题的指标作为对比基数例:要说明建国以来我国炼钢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要以1949年产量15.8万吨作为基数进行对比(三)在进行动态比较时,要选择能够反映具有一定特点的历史阶段,作为比较的标准例:要反映解放后经济发展情况,以1949年为基数要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1978年为基数要反映我国“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以2005年为基数(四)在进行长期对比时,要选择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作为比较的标准注意:但在实际要求作出相应分

1 / 1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