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纲要求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考点呈现考点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3.内容(1)农业:实行①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自主学习(2)工业:实行②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配给制和普遍③义务劳动制。4.特点(1)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2)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5.评价(1)积极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2)消极作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时间:1921年。3.内容(1)农业:以④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部分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⑤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⑥按劳分配。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⑦商品经济的发展,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作用(1)实践上:有利于⑧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2)理论上:探索出一条落后国家向⑨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三、“斯大林模式”图解历史(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和启示特别提醒(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但超越了当时苏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致在战争结束后,该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进而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4)苏联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区别:西方工业化经历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过程,苏联则一开始就重点发展重工业。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苏联则是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保证多投资、多积累。思维启迪“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农民对立情绪严重,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据此指出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提示: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主题危机与重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嬗变史料呈现史料一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合作探究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史料二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办法即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计划、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读史指导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答案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21年前后苏俄在农业、工业和商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措施: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开办企业;商业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3)综合上述史料,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何处。从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答案“新”: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启示: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核心突破1.(2014江苏单科)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考点集训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B解析1921年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和实物配给制不复存在,A、C两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7年后,D项错误。故选B项。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苏俄(联)历史上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2.(2016江苏单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C解析材料表明,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并未带来农业的明显增产,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明生产者即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抵消了生产工具进步带来的优势,故C项符合题意。3.(2015江苏单科)“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B解析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连续铸钢法”专利技术被28个国家购买,而自身的采用率却很低,这与苏联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有关。计划经济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来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转化,B项正确。4.(2012江苏单科)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解析本题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与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涵,迁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张、特点进行分析理解。从材料中“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和“国家调节”等,可以判断出这是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变化,排除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自主学习图解历史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 特别提醒(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思维启迪(1)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据此并结合所学,指出赫鲁晓夫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改革。结果如何?提示:针对集体农庄绝对公有化而进行的改革。改革扩大了农庄农民生产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据此,谈一谈你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认识。提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则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主题斯大林模式的修补与苏联解体——对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史料呈现史料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立志做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的他,对苏联的内政外交进行了调整。俄国民众觉得他是真心搞共产主义,就是笨了点;……他对玉米的痴狂程度为中国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他曾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合作探究赫鲁晓夫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黑白参半的墓碑暗喻他毁誉参半的一生,毁誉参半的改革。——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史料二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刺向了党的心脏。”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也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摘编自《世纪悲歌——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前前后后》等读史指导问题思考(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模式的守墓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重点:农业方面。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掘墓人:因为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其改革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发出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守墓人:因为他的改革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原因。答案戈尔巴乔夫没有从根本上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经济改革成效不大,使苏联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之后进行的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共产党丧失政权和苏联的解体。(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对二战后苏联改革的成与败,你有何认识?答案相同点:都是为了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对农业、工业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借鉴,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比较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核心突破2.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有何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影响: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造成了剧烈的震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