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黔府发〔2016〕1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战略性、引导性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具体落实,是统筹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的指导依据。制定实施《规划》,有利于推动形成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多彩贵州格局,建成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可持续的贵州城镇化发展新路,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深刻领会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新”与“特”,切实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省有关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制定《规划》配套政策与措施,形成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要根据《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首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城镇化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省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实时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和各地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加强工作考核,定期组织评估,推动《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贵州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30日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第一章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是贵州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判断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发展机遇,有序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稳步发展。第一节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基础薄弱,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发展愿景的重要途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提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在贵州视察时提出“希望贵州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和示范区、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要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定位要求,是助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我省在经济发展总量、结构和质量上都与全国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搭建发展平台,统筹组织一系列重大项目,明确具体抓手,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同步小康。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我省仍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扩容提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吸纳就业能力不强,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依然较弱。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扩大城镇消费群体,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集聚城镇要素和优化配置城乡生产要素,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四化同步发展;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城融合和景城互动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优化布局。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城镇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体系健全、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发挥黔中城市群和区域城镇组群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殷实富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维护省域山水生态格局,传承和发展贵州多元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社会认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第二节主要成效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末,我省城镇化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仅从1949年的10%增加到1999年的23.6%。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0%,城镇化跨入加速发展阶段。2011年全省第一次城镇化推进大会召开后,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化政策导向日趋清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主战略,省委十届九次、十次全会及全省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为城镇化工作作出系统安排。2014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十二五”时期,安顺市、都匀市、贵安新区、播州区(原遵义县)、玉屏县、湄潭县等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我省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2016年1月,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和推动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率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01%,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4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国前列,进一步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城镇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不断夯实。2015年全省GDP达1.0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10.7%,增速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2.5%,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29.5%,城镇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03.4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长11.8%和14.4%。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有力支撑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为龙头、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为重点、小城市和县城为支撑、小城镇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补充的现代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贵阳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近300万,遵义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近100万,六盘水、安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50-80万,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30-50万,人口规模超过10万的县城10余个,形成一批3万人左右的小城镇。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条件极大改善。铁路通车里程达30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01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2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启动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高等级航道达690公里,乌江基本实现通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2015年进出港旅客达1563万人次。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滋黔一期工程完成,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加快建设,马岭大型水库开工建设,新开工一批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电力装机容量达5065万千瓦。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和贵渝成品油管道投入使用。通信光缆达60万公里,出省带宽达3060Gbps,100%的建制村通宽带。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出台了《贵州省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680亿元。新增县城以上城市供水能力12.65万吨/日,设市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5.05%,县城达88.13%。设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83.6%,县城达54.94%。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5万吨/日,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4.91%,县城达78.1%。实现县县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62%,县城达69.8%。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897.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67.14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45.2万人。完成教育“9+3”计划,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工程,1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中职“百校大战”基本完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和贵州大学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新增三甲医院22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和贵阳孔学堂,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恢复举办省运会。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平台支撑持续壮大。“十二五”期间,以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5个100工程”共完成投资1.4万亿元。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8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贵安新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支撑“五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三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县城及中心镇带动周边多个村庄联动发展的“1+N”镇村联动模式得以逐步推广,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生态环境保护强音。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八大河流实行“河长制”。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全省森林覆盖率由40.5%提高到50%,生态环境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文化特色逐步彰显。“十二五”期间,全省加大文化载体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屯堡文化、土司文化、“三线”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特色逐步彰显,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日渐扩大。9个市(州)的城市主题文化日趋成熟,城市定位趋于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物、传统村落等文化载体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启动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文化保护和传承得以加强。第三节存在问题我省在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亟需通过规划实施和建设发展逐步解决。城镇体系结构亟待完善,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我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