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总纲目录高频命题点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高频命题点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中外历史上典型的六大改革。从时间上可分为:古代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和近代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从性质上可分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高频命题点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1.(2019江苏南通5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内容。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起初,很多秦国之民感觉不便施行,甚至太子也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法令的彻底推行铺平了道路。秦迁都咸阳后,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6分)(2)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值得后世改革者借鉴的成功经验。(4分)答案(1)措施: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2分)影响: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国家强化统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分)(2)成功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的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2.(2019江苏南京、盐城1月)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和文化的融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摘编自杨柳《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意拔擢……此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伧,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5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5分)答案(1)内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族典章制度。(2分)表现:礼仪文化的建构;服饰风俗的交流;声韵之学的互动。(2分,任答2点)特征:不是一边倒的“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1分)(2)因素: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吸纳南方贤才。(3分)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推行汉服”“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北朝士人”概括回答;第三小问,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迁都洛阳之后”“推行汉化改革”归纳出迁都洛阳,汉化改革,据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归纳出吸纳南方贤才;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了北朝士人”并结合所学回答。3.(2019江苏苏锡常镇5月)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规模较大的社会变革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的第一项经济改革措施是解决农民的资金短缺问题……这项改革计划在官员中激起强烈反响,许多官员在争论中上表要求辞职以示抗议。正如司马光批评的那样,反对派认为,与其说新政节省了财政开支,不如说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并进一步加深了官僚化。他们批评说,从金钱交易中获利不是国家该做的事情。在写给司马光的信中,王安石礼貌地反驳道,对借贷制度的改革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材料二二十岁的宋神宗即位,雄心勃勃地宣布“天下弊事甚多,不可不革”之时,王安石就“以激切奋怒之言以动上意”,扬言:“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唐)太宗为哉!”求治心切的宋神宗把说大话的王安石当作知音,于是开始了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具有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他根本不把宋朝放在眼里。他在变法中废除了宋初许多好的政策法令,在泼污水时泼掉了孩子。——摘编自顾全芳《评王安石变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改革计划”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什么法令?从正负两面简述它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原因。(4分)答案(1)措施:青苗法。(2分)正面:扶持了农业生产,增加了财政收入,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2分)负面:进一步加深了官僚化,与民间争利。(2分)(2)主观原因:改革者求治心切,急于求成;变法用人不当;指导思想偏重开辟财源。(2分,任答2点即可)客观原因: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部分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2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王安石的第一项经济改革措施是解决农民的资金短缺问题”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求治心切的宋神宗把说大话的王安石当作知音”并结合所学回答。1.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①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②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③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2.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比较(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没有善终)。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⑥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根本目的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实质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确立了封建制度,废除了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法也基本被废除(2)不同点3.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涉及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由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强兵,进而称霸天下;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4.关于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从原因上看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快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2)从类型上看,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转化(如商鞅变法)。②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②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③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快本民族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汉化改革。1.(2019江苏单科,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4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2分)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及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1)根据材料一中“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即可得出梁启超及前人对待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态度。原因可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意气偏激”“谋国利民福”等分析。(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即可。(3)主观原因主要从当时学界和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