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复杂性分析马维管理复杂性分析一、问题导向与管理复杂性二、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三、管理学方法四、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管理学及其问题导向管理学研究管理命题时,不是理论导向,而是问题导向。管理学,一般认为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是解决管理问题、指导管理实践的学科。管理学重心在于“如何改造世界”,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为自己的学科使命,为解决企业运行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设计出具体方案,并予以有效地执行。管理学必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管理具有复杂性首先,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和作为管理客体的被管理者都是具有思维能力、复杂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差异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人,人的行为又受到人的知识、记忆和预期的影响,从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互动行为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第二,作为管理学研究对象的人是组织中的人,而不是经济学中具有个人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管理旨在借助组织中的人实现组织目标,同时组织中的人需要依靠组织或者团队实现个人目标,组织、团队和个人目标的多重性和冲突,使得管理问题非常复杂。管理具有复杂性第三,人类组织的类型有很多,不仅有企业之类的营利组织,还有社团类的非营利组织。作为管理载体的组织,本身又是处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组织本身以及组织中的管理者和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对象,都会受到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第四,在现实中,环境的影响、组织运行、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相互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很难将管理问题与组织内外环境隔离开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由于管理问题是复杂性问题,管理系统是复杂性系统,独立的单一学科方法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一个管理问题往往要求综合运用来自多个学科的知识,或者说,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结合。企业管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重视吸收、融汇各学科的知识和成果。例如,孔茨等企业管理学大师就主张应该让管理理论从其他许多学科的相关发现中吸收能够充实自身的内容。可以说各类学科的演绎性研究成果和归纳性研究成果都为管理理论提供了基础的或应用的学理性知识。管理学与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管理作为一种获取、分配和使用资源,以实现某一目标的活动,当然缺少不了对资源的计量和分配资源的计算。企业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例如激励和分配,在这些方面也同样缺少不了计量和计算活动,少不了数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学科,这在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比较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学应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从企业管理学视角看,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知识构成了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管理经济学或者企业经济学。由于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具科学性(研究普遍规律的科学)的学科之一,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管理问题,有助于解释管理中有关“为什么”的问题。管理学与社会学社会学不同于经济学,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经济现象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个人与组织行为受结构制约。社会学的这一看法,既代表着一种对现实的解释,也代表着一种构建现实的策略,把这种方法引入到管理理论研究中,可以为管理理论提供新的洞见,而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则可以提高管理的效能与效率,扩大管理的策略空间。管理学与心理学由于具有“人”这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与管理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泰勒科学管理时代,闵斯特伯格使用心理学测验测量员工技能。梅奥的“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在企业管理研究中一次彻底的运用。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决策理论学派具有重要的地位,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心理学。在现代管理阶段企业管理研究在关注外显行为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作为“单个的”和“组织的”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机制等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并不断发起向“直觉思维”和“管理情景”这两个管理研究难点的探索。管理学方法(一)与管理学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这一状态相对应,管理学方法目前处于“多元学科方法论”时代。孔茨所谓的“管理理论丛林”包括6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这些学派的根本差异就是分析模式或者研究方法的区别。从现有的管理研究方法看,各类具体研究方法都在被使用,包括科学研究通常使用的观察、调查、实验、假说演绎、公理化方法、模型方法、系统方法、归纳、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等方法,也包括因袭方法、权威方法、常识方法和直觉思辨方法等各类非科学方法,还有具体从各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借鉴、移植来的具体学科方法,等等。管理学方法(二)单一的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都不能完成管理学的学科使命。规范方法研究“该是什么”的问题,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依据个人的伦理目的和观察,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和道德观念不同,对同一问题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意见和价值判断。实证方法研究“是什么”的问题,确认假设,以观察数据检验假设,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提出的理论可以用事实进行验证。实证方法只能用来检验少数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局部性的问题,无法对复杂变量进行综合分析。管理学必须综合使用思辨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方法(三)管理研究的基本性质被我国学者李怀祖从方法论角度描述为三点:其一,管理研究须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然而,管理研究方法论仍垂青于科学方法,科学研究方法虽然将不断“蚕食”思辨的内容,不过管理领域中的思辨研究将永远存在,管理研究中总有科学研究无法替代的内容;其二,管理研究要分辨哪些管理学科的分支、内容和研究阶段适合应用科学方法,哪些适用思辨方法;其三,尽管管理研究方法论着重讨论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但思辨研究的结果无疑应该属于管理研究的成果。管理学的“多元学科方法论”的合理性基础在于管理问题的复杂性。由于管理问题是复杂性问题,管理系统是复杂性系统,独立的单一学科方法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也就成为必须。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一)人就是一个有机体,而且是一个脆弱的有机体,有其生理极限。员工一天只有24小时,必要睡眠时间为6-8小时,依个体而异。24小时中,效率最高的时间不足3小时,绝非工作时间规定的8小时。其中,能够创造价值的时间可能仅为平均每天1小时。8小时以外和周末的时间如果被工作占用,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士气低落、应付挫折能力下降、创造力下降、工作关系恶化、工作质量下降。公司占用员工业余时间,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直接损害,而非得益。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二)人跟其他高等动物相同,压力产生动力。鲶鱼效应就是这个道理。(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没有挑战,员工会懈怠。因此,管理者必须严格要求下属。压力过度,员工会崩溃或者逃避。因此,管理者施压必须有分寸。客户带来的压力与上级带来的压力的总和,有一个上限,依个体差异而不同。当客户压力增加时,上级压力应该减少。因此,面对客户的员工,应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获得更多的内部支持(例如财务部门对销售代表的支持)。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三)员工的安全感来自主观感觉到的自身价值(即自己为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大于企业为员工付出的成本和投资。员工主观感觉到的自身价值,以客户(包括内部客户)认可或上级认可为主要线索。新员工缺少安全感,所以,会通过努力工作赢得客户、同事、上级的认可,一旦他们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就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不能满足,就会开始抱怨。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四)人跟其他动物不同,人追求成就感。员工在满足工作的需求之后,产生高级需求,包括:满足好奇心和应对挑战带来的乐趣、意义感(与其他工作比较),以及自豪感(与参照群体比较)。所以,管理者要让员工觉得,他们所做的工作,其意义远远大于工作本身。公司使命,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五)人需要对生存环境的基本的控制感。员工需要上级具有一致性或可预见性。管理者即使是一个灵活多变的人,也必须刻意避免在员工面前反复无常。不仅如此,管理者还要及时沟通公司状况和策略。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六)人,特别是有责任感的人,必然承担必要的家庭责任。很多家庭责任,是必须在8小时以内,而不是在8小时以外承担的,例如,父母或子女突然发病。作为管理者,要鼓励员工为私事请假,特别是在“农闲”时节,只有如此,管理者在“农忙”时节,才可以要求员工拼命、加班。如果一直是“农忙”,从来没有“农闲”,那么,不是业务太好了需要增加人力资源,就是管理者不会prioritize。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七)人与其他高等动物不同,人有自我管理能力。管理者不要指望改造员工,员工的个性是长期养成的,短期之内,他的父母、配偶改变不了,管理者也改变不了。企业不是学校,管理者不是教练。管理者能做的而且必须做的,是启动员工的自我管理机制。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八)自尊,即自我感觉良好的需求,是人的终生追求。在工作中,员工渴望认可,憎恶批评。真正欢迎批评的员工,是少数极端不成熟以及极端成熟的员工。负面反馈是必需的,但最好当员工遇到挫折时,管理者提示员工自己给自己负面反馈。自尊受到个体之间相互比较的影响。人在心理上归属于自己的参照群体。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九)员工整体的多样性越高,对每位员工的包容能力的要求越大,对管理者的要求也越高。同质性团队的效率高于异质性团队。管理者应该尽量让“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工作。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十)员工需要感到最低限度的分配公平,并且会在感觉不公平的时候,自行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例如员工若感觉薪酬太低,于是会少出力,或者感到无功受禄,于是会加倍努力,以达到主观感受到的公平。所以,管理者容忍一个无能的或不努力的员工,会降低其他员工的工作动力。他们会想:连某某某都能拿那么高的工资,我再怎么不努力都对得起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十一)人是非理性的动物,讲道理不一定能达到目的。管理者不是不可以讲道理,但是不可以通过讲道理让员工改变态度,特别是员工对他们自己的态度。员工永远不会相信自己比别人差或者不称职。“以情动人”的效果在多数情况下好过“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