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空坐标】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一秦统一中国【考试内容】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七上P42—46/中考复习指南P125)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1)秦统一的背景①民心所向: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②实力雄厚: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③个人努力:秦王嬴政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秦朝建立的概况与影响①概况: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②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误区警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识图学史】秦朝形势图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①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②意义:皇帝和朝廷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文化上:统一文字。(目的:消除文字上的差异)①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②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目的:改变币制混乱、度量衡标准不一的状况)①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②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目的: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目的:巩固边防)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6)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误区警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开始于商鞅变法,秦朝只是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化和扩展。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图解记忆】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二秦末农民大起义【考试内容】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七上P47—50/中考复习指南P125)1.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2)秦的暴政表现①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②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③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属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刑罚也极为残酷。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将宫女殉葬、残害兄弟姐妹、任意屠杀大臣,残酷剥削民众。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识图学史】《大泽乡起义》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知识拓展】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考试内容】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七上P51—53/中考复习指南P125—126)1.西汉的建立(1)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经济形势: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景象。(3)表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的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识图学史】汉高祖像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2)措施①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②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3)作用: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文景之治”(1)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意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史料解读】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史记·平淮书》[解读]从政治角度对文景时期的情况进行了描绘,展示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景象。【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考试内容】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影响。(七上P54—57/中考复习指南P126)1.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2)内容: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其他措施: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建立刺史制度。(4)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识图学史】汉武帝像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2)内容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3)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知识拓展】如何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该政策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帮助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同时,该政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1)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2)措施①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识图学史】五铢钱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4.小结: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五东汉的兴亡【考试内容】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七上P58—61/中考复习指南P126)1.“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误区警示】汉武帝(刘彻)是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不能混为一个人。【识图学史】汉光武帝像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措施①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形成、(2)后果: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特别提示】外戚、宦官权力的此消彼长是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他们的专权导致阶级统治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王朝覆灭。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黄巾起义(1)背景:①朝政腐败;②贫民流离失所;③自然灾害频发。(2)爆发: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3)结果: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4)作用: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特别提示】太平道虽然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是对后世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利用道教组织动员群众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突出特点。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考试内容】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汉与西域的交往及对西域的管辖。(七上P62—66/中考复习指南P126)1.张骞通西域(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第一次出使西域①时间:公元前138年。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③成就: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了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识图学史】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第二次出使西域①时间:公元前119年。②成就: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③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误区警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而不是开辟丝绸之路;第二次出使西域主要是以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流为目的。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①汉与西域交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②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2)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特别提示】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之间文明和友谊的桥梁,至今仍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对经济文化的交流、西部大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和仰慕。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3.对西域的管理(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核心考点梳理课时提分练习考点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考试内容】知道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七上P67—72/中考复习指南P126—127)1.造纸术的发明(1)纸问世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为甲骨、简帛、青铜器物。(2)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3)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4)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