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3、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4、《学记》是现在已知的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于我国春秋战国末期,全书共1229个字。5、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6、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话》,强调教育的作用,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论”7、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8、美国布鲁纳1960年发表的《教育过程》。9、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教育学》,是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著作。10、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11、教育的起源轮:(1)生物起源论(2)心理起源论(3)劳动起源论(科学的)12、教育的基本属性:(1)育人属性(2)社会属性(3)相对独立性13、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1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起主导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15、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阶段性-要循序渐进(2)稳定性、可变性-从实际出发(3)不均衡性-抓关键期教育(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1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7、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及其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8、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按照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提出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20、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21、教学内容: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22、课程设置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3、教学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24、中学生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讲读和讲演(2)谈话发(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二)以学生直观感知的教学方法有:(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1)实验法(2)练习法实习作业法2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5、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6、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单一课和综合科27、综合课的最基本的教学结构一般由五个环节构成:(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知识(5)布置课外作业28、常用的学业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29、德育原则:(判断)(1)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4)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30、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2)其他各科教学(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1、课外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32、现代教育体系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3、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3)班主任是落实各项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者(4)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统一者(重要)34、研究学生的内容包括:班集体和学生个人35、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1)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教育和引导好学生(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二、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她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目的:就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集中反映了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总方向。3、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4、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完成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5、教学(狭义):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6、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分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7、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般分为说明和正文两部分。8、班级授课制: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每班有固定的学生数,比较固定的老师和比较固定的教室,由教师根据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表和时间表,进行分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优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相互影响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品德。不足:不能很好保证对学生因材施教。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所采用的各种影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10、说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是教师以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着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师资格培训的活动。三、简答题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点)尊重、理解、信任,关心、爱护、帮助,教育、交流、交往是师生间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和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支配之下形成的。教师在师生关系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应为此要做到:(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即素质教育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2)尊师爱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相互尊重、理解、平等相待,严格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主体性和学生之间教育发展机会上的平等性。(3)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发现知识和真理的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并不永远都是权威,并不时时处处都是权威。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①把握启发学生的关键点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③平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习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4、教学设计包括哪些环节?(1)备课:三备一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制定教学计划。(2)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恰当④组织得力⑤语言清晰准确、富有表现力⑥板书有序⑦教态自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教师劳动的特点:(重点)(1)艰巨性和复杂性(2)创造性和灵活性(3)主体性和示范性(4)长期性和长效性6、教师的素养:(重点)(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教师的知识素养(3)教师的能力素养(4)教师的身心健康素养7、如何建立一个健全优良的班集体?(1)全班学生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一个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4)有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5)有良好的班风和传统8、组织培养班集体的方法有哪些?(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选拔培养班干部(3)组织多种教育活动(4)引导、转化班级中的非正式集体(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6)培养优良的班风和传统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比起环境的自发影响来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2)教育由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教师指导和引导下进行的(3)教育还可以过滤掉社会上对校内学生构成侵袭和影响的消极不良因素,排斥在校园之外。2、德育过程的特点和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人们对政治与道德的理论、原则、规范、准则能够感知、理解和接受,并具有与之相应的判断能力。情:即道德情感。人们根据政治的、道德的要求,并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标准、规范和原则等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思想品德行为而去客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所坐车的自觉顽强的努力和坚强京汉森。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思想道德的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之下,所履行道德行为规范要求的行为。其中,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目的和关键。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可从知、情、意、行任何要素开始,因材施教。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如:道德行为习惯,是从小就灌输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经过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而形成的。(5)德育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丛中接受教育,同时丛中进行自我教育。(6)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