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一)心中有法•考点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2页考点1规则与法律第3页考点知识·归纳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教科版表述:就是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事的一种规定或要求】规则社会规则的内容(1)可分为正式的(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纪律等)和非正式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2)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非强制性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第4页规则社会道德、校纪校规、法律的区别(1)社会道德是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2)校纪校规是由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制定的,适用于在校学生,依靠教育、行政力量发挥作用(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是最强有力的避开雷区:法律同道德一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5页规则秩序与规则的关系(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2)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3)学习和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教科版表述】第6页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第7页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则自由与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第8页规则如何对待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第9页法律含义(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教科版表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016钦州5】法治(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第10页法律的特征(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科版表述:①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本质)。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8六市同城1,2016北海5,2016防城港5,2015南宁16,2015北海9,2015防城港3】避开雷区:法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法律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11页法律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1)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教科版表述:法律的作用、功能:规定权利和义务;协调功能;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2017四市同城1,2016南宁16②,2016防城港17(2),2015钦州2】第12页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13页学会依法办事(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3)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4)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5)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避开雷区:只要有了法律就能杜绝社会中的违法现象。(×)第14页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3)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1.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走出误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中,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很多。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解决纠纷的方式有道德、纪律、章程等。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但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第15页•2.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走出误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是我们遵守法律的具体体现。在现实中,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3.普通人违反法律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可以除外。•走出误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普通人,还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论职务高低和功劳大小,一旦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16页•1.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这说明了什么?•(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我国法律是人们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17页•2.新法的出台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法律?•(1)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2)我们要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18页•【例】(2018·六市同城1)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表明()•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19页北部湾经济区真题·讲练•【方法指导】考查点:法律的特征。解题思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常设机关,它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是代表国家在制定法律。分析四个选项,A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我来解答】A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