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四 民族团结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帮安徽中考历史2019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中国现代史主题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个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成就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蓬勃发展。CONTENTS目录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5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原因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2017安徽14(2);2010安徽14(2)]确立过程①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②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③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实行情况①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②我国已建立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成立)。此外,目前全国还建立了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15安徽13(1)]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并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点1考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共同繁荣发展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主要措施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具体表现:派出大批人员,提供技术、资金、物资支持等)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体表现: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④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具体表现:建设大批项目,如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等)结果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考点1考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香港、澳门的回归(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1.“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构想背景①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②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③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最早成功实践是解决香港问题)[2014安徽13(3)]基本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是核心,是前提)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意义①为港澳回归、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辟了途径。②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③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④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⑤为国际社会以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考点1考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香港、澳门的回归(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香港回归香港问题由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为99年。历程①1982年,我国政府作出了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决策。②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③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17安徽12(3);2015安徽14(3)]中英澳门交接仪式香港区旗澳门回归澳门问题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887年,中葡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葡萄牙正式抢占了澳门地区。历程①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②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中葡澳门交接仪式澳门区旗【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考点1考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香港、澳门的回归(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港澳得以回归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民心所向。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④中国政府积极的外交努力和适当的政策。⑤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①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②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同类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考点1考点2考点帮考点3“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香港、澳门的回归(10年3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创新举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124)、三大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P11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117)、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P12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118)。2.与邓小平有关的史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100)、三大战役(P100)、十一届三中全会(P116)、邓小平理论(P119)、“一国两制”(P125)。3.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P17)、安西都护府(P29)、北庭都护府(P2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P47)、设置伊犁将军(P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建立(P124)。4.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宣政院的设立(P38)、驻藏大臣的设置(P47)、西藏自治区的设立(P124)。考点1考点2海峡两岸的交往(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台湾问题由来①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离。②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对台政策演变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④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①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①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②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③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考点1考点2海峡两岸的交往(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关系新情况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两岸关系新发展①背景: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②表现:A.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B.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日益密切的交往背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表现①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②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考点1考点2考点帮考点3海峡两岸的交往(10年未考)【√】1.1997年,香港回归,这是“一国两制”方针第一次成功的实践。【×】2.1992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举行“汪辜会谈”,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3.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电。解析:1.略。2.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汪辜会谈”,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3.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PART02拓展帮初高中衔接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拓展帮主题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初高中衔接1.香港和澳门在近代被割占、现代被收回,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香港、澳门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1)根本原因:在近代被割占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在现代被收回的根本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政府的正确领导。(2)感想:①中国百年耻辱得以洗雪;②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③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④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昌盛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4)祖国各地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拓展延伸拓展帮主题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初高中衔接3.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第一次分离与回归: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2)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台湾。(3)第三次分离: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至今台湾与大陆分离。4.为什么说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