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第15篇鱼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①也;死亦我所恶②,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恨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③有所不辟④也。如使⑤人之所欲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⑥?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用呢?【课文注释】①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②恶(wù):讨厌,憎恨。③患:祸患,灾难。④辟:同“避”,躲避。⑤如使:假如,假使。⑥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如果人们所憎恨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非独⑦贤者有是心⑧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⑨耳。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一箪⑩食,一豆⑪羹⑫,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⑬,行道之人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课文注释】⑦非独:不仅,不只是。⑧是心:这种心。⑨丧:丧失。⑩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⑪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⑫羹(ɡēnɡ):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⑬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用作后缀。弗受;蹴⑭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⑮也。万钟⑯则不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辩⑰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⑱焉!为宫室之美、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课文注释】⑭蹴(cù):踩踏。⑮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⑯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⑰辩:同“辨”,辨别。⑱何加:有什么益处。妻妾之奉⑲、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⑳?乡为身死而不受,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课文注释】⑲奉:侍奉。⑳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yú)”,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㉑㉑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作失去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课文注释】已:停止。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㉒㉓㉒㉓【主旨归纳】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写作特点】(1)逻辑严密,层层深入。例如文章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论点;然后写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2)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文章综合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如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1.通假字(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同“德”,感恩、感激“乡”同“向”,先前、从前“与”同“欤”,语气词“辟”同“避”,躲避“辩”同“辨”,辨别2.古今异义(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今义:计时的器具(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判断动词,是(3)一豆羹古义:今义:豆子古代的一种量器代词,这种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2.古今异义(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者数目合在一起(5)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今义:已经益处停止4.词类活用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故不为苟得也同“德”,感恩、感激取得动词用作名词,采取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5.重点虚词(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同“欤”,语气词给予比对做为了6.其他重点词(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乞人不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丧失停止踩踏没有礼貌地吆喝优厚的俸禄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