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一、资源安全的涵义和类型1.资源安全的涵义资源安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从资源本身来定义资源安全,如有人理解为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这一界定主要考虑的是资源自身的安全状态和资源的基础是否保持良好,因而有人把这一概念作为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定义。另一种情况是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来定义资源安全,如将资源安全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状态,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和足量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同时也指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保障的充裕度、稳定性和均衡性。笔者认为资源安全主要是指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保障程度越高就越安全。因此我们可以给资源安全下一个类似的定义,即:资源安全是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能持续、稳定和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保障。其核心内容包括充足的数量、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2.源安全的类型按照现代安全的类型划分,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作为传统安全问题,而把经济、信息、资源、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很显然,资源安全在大类上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本文研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资源安全问题,属于国家资源安全研究;从导致不安全的2诱因来看,研究的重点是外生型资源不安全问题;从研究的重点来看,主要研究能源、矿产和粮食的安全问题。二、资源安全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外对资源安全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能源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关注的焦点是对资源供应风险的防范上,更注重在国家政策上如何应对和化解资源供应中的风险问题,而对资源安全的理论和指标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粮农组织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世界全部谷物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西方国家为保持石油的稳定供应,曾要求IEA成员国,石油的储备水平不少于60天的净进口量。此外,国际能源机构还确定了石油供应中断量的警戒线,即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的7%作为能源安全警戒线,超过这一界限就要采取应急措施。国内有关资源安全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者的背景和研究工作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一是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源安全相关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国际关系中的军事、政治安全等方面,但其中有许多研究者对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资源地缘战略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二是以经济界和金融界的人士为主,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或金融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预防经济和金融安全的主要应对措施等。尽管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不是资源安全,但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资源安全问题,而且有的研究者把资源安全作3为经济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以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者为主体,这是近年来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力量,主要研究领域一是能源安全,另一个是粮食安全问题。有关能源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新世纪世界油气地缘政治、建立资源(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建立风险采购屏障等;粮食安全研究侧重于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等问题。近几年,在能源安全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矿产资源安全等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资源安全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在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系,中国资源安全态势与战略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三、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研究的回顾1.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评估指标评估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是粮食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到底贸易依存度多大为警戒线或临界水平,各国情况不同,很难有一致的标准。即使是一个国家,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就中国目前来说,绝大多数认为,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于5%,即表明该国实现了粮食自给,进口依存度低于10%,表明该国粮食供求处于安全状态。当然有的研究者认为,即使中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达到20%,也是可以的。有关测定粮食安全的指标还有以下几个:粮食进口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例;粮食进口所需的外汇占出口外汇收入的比重;粮食缓冲储备量占粮食常年产量的比重;一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比重等。2.联合国关于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指标联合国在评价各地区水4资源状况时,根据用水量与可用水量的比例来说明水资源紧张程度。这一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水资源安全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3.有关金融安全的指标世界银行根据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提出了一条判断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规模是否安全的分析准则,主要有3个指标:一是债务率,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债务金额与同期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100%;二是偿债率,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与同期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20%;三是偿债比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到期还本付息额与相应的债务总额比例,不得超过20%。4.能源安全储备指标有关能源安全储备的指标主要是储备天数。有关储备天数有3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储备资源相当于多少天的净进口量;二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进口量;三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消费量。国际上,评估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指标是石油供应中断量占需求量的7%作为临界值,认为如果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包括动用储备等措施进行干预。四、对资源安全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1.不要过分夸大资源的不安全近年来经济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引起决策层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的认识有泛化的趋势。我们不能把资源本身的一些问题都和安全联系在一起,要对可能对安全有影响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清哪些是真正可能造成资源安全的问题,哪些只是资源本身的一些问题,还达不到或根本构不成资源安5全问题。不能过分夸大我们资源不安全的形势,甚至夸大到影响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质量的努力。依赖进口资源会有一定的风险,但自给自足是有成本的。2.长期安全与短期安全在讨论资源安全时,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资源安全与利用国外资源的多少,或者是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联系在一起,似乎资源对外依存度越高就越不安全。从理论上讲,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就比较资源靠国内供给和靠国外供给这一点来看,无疑是国内资源供应的安全度较高,因为依靠国内资源供应受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少,而且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结论可以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中,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不同遭遇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当时中国完全处于对外封闭状态,能源完全靠国内供应,石油危机对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自给自足的资源政策,似乎是有利于资源安全,但自给自足在增加了短期资源安全的同时,削弱了资源供应的基础,尤其是非再生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国内生产减少了可供未来使用者享用的资源产量,从而增加了使用者成本。完全的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却影响了长远的资源安全。3.开放、多元的系统更安全按照生态系统的观点,开放的系统、组成复杂的系统更稳定。对资源安全来说,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中国如果实行自给自足的资源安全政策,只有一个渠道和一个国家承担风险,而如果中国通过从多个渠道进口资源,就可以由多个国家承担风险。在当今社会,贸易把供需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6的利益集体,双方都有维护资源供求稳定的愿望,从长远来看,价格的过高或过低对生产和消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从石油和其他资源近20多年的实践看,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正在被彼此的合作和共同维护资源市场的稳定所代替。因此,从总体上看,实行开放的,多元的资源政策,更有利于资源安全。4.效益与安全兼顾,效益优先许多人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资源安全为理由,主张中国应以国内资源为主,进口资源作为补充。我们认为,应以效益为主,安全作为补充。其实安全与效益要兼顾,不能为了效益不顾安全,更不能为了安全不要效益。安全问题可以防范,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拒绝使用国际上廉价的资源,而宁可投入巨资开发国内高成本的资源。担心安全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比如建立储备等。即使是保障安全本身也要讲究效益,比如资源储备规模的确定就要经济合理,不能认为储备越多越好。从效益的观点来审视,我国目前的粮食对外依存度还可以更高。即使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0%,中国如遇突发事件,使我们不能从国际市场进口到这部分粮食,国家只要动用不到政府储备粮的1/2,总储备粮的1/3就可以度过难关。利用国外廉价资源发展经济,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通用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秘诀”之一。难到它们没有考虑到资源不安全的成本吗?不是,与小概率的供应中断相比,丰富廉价的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比它带来的风险高出许多倍,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资源储备体系和IEA这种集体风险防范机制后,这种担心大为减少。75.进口资源与开放市场市场经济讲究效益,中国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进口国际市场相对廉价的资源,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西方国家在需要将它们的产品销往中国的时候,总是以中国不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对西方开放市场为由,对中国施加压力。然而当中国在开放制成品市场的同时也开放了国内资源产品市场,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产品时,西方又以中国大量进口可能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冲击国际市场为借口,企图阻挠中国大量进口资源。中国进口比国内廉价的资源完全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无可厚非。不能把中国对国外开放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市场看成是对外开放,而中国对外开放资源和资源产品市场就是对市场的冲击。西方国家散布“中国资源威胁论”的目的就是要制造资源消费领域的不平等,削弱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平等利用世界资源的权利。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阻挠中国利用国外资源的说法和做法都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对中国“资源消费权”的剥夺。6.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并相互转化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可以互相转化,在非传统安全中资源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甚至军事安全也可以互相转化。资源不安全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但是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领域反映出来,资源不安全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成经济萧条,社会政治不稳定,甚至导致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发生战争。不仅资源短缺可能引起资源安全问题,资源过剩也能造成资源的不安全;不仅资源价格暴涨能引起资源不安全,价格暴跌也能引起资源不安全。当今世8界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既引起石油消费国的不安,也引起生产国的忧虑。资源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等可能先后出现,相互交织、互相转化。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