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构建和谐社会热点主题一和谐思想热点指数:★★★★★【史实回放】1.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2.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提出“民贵”“君轻”。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升认识】1.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下出现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新中国成立后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事:西藏和平解放、港澳回归;盛世局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呈现盛世局面。2.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的精神产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直至今日,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如“与人为善”“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崇尚礼仪”等,都无一不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名师预测】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历经2500多年,至今对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仍具有现实意义。请你完成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学习任务。(1)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倡导按自然规律办事。(2)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标志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到了近代,儒家思想遭到了彻底的批判,其标志是的兴起。【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第(1)题在审题时要抓住“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在审题时要抓住“董仲舒的建议”和“彻底的批判”,然后链接所学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资源。(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文化运动热点主题二民族、对外、天人和谐热点指数:★★★★★【史实回放】1.和谐的民族关系:(1)汉:张骞出使西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汉昭君出塞。(2)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3)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4)元:民族大融合,形成回族。(5)清: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1884年设行省。(6)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和谐的国际关系:(1)汉:丝绸之路的开通。(2)唐: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3)元:马可·波罗来华(4)明:郑和下西洋(5)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3.“天人合一”:(1)庄子主张“道法自然”。(2)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隋朝大运河。(3)坚持可持续发展,修建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提升认识】1.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各族地区的科技文化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统一。2.民族政策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名师预测】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他修建的是“人和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思想言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家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解析】本题以“和谐”为主题,涉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领域。第(1)(2)(3)题考查中国的和谐社会,包括古代的“盛世局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及和谐思想。根据所学回答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利比亚战争激烈,说明世界仍旧不太平;美国9·11事件的出现,说明恐怖组织威胁人类的安全。据此回答第(4)题。第(5)题考查的是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第(6)题落脚于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答案:(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2)李冰都江堰(3)孔子墨子孟子(4)环境污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5)共同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6)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等。热点主题三民主法制建设热点指数:★★★★【史实回放】一、世界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1.古代世界民主法制:(1)《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古代雅典(古希腊)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伯里克利)。2.近代西方民主法制进程: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开启了民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是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2)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4)俄国1861年改革期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5)美国内战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6)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二、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1.中国近代民主法制进程:(1)1898年开始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冲击。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推进历程:(1)1949年9月,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提升认识】1.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建设要依据各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模式。2.以人为本、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3.民主取代专制、法治代替人治是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名师预测】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力…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伯利克里的这些措施对于雅典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新唐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符合“德义有闻”“恪勤匪懈”标准的唐朝要臣两名。材料三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3)据材料三分析,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什么目的没有达到。所谓“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是指与洋务思想相比,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有了哪些新变化?材料四独立战争胜利后……各州都有很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权力不大……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负责掌管。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每州选出的两名议员组成……众议员则按各州纳税人口的比例确定人数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出,选举人票过半数即可当选。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任命部长、驻外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对外缔结条约等。同时,总统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4)由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根据什么原则管理国家。美国政府的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该宪法的制定对于美国的联邦制有何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归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人物判断是古希腊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链接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回答第(1)题。直接链接唐朝的名臣回答第(2)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表明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即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之后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发展为学习西方制度进行变法,变法失败后进行了民主革命,据此分析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四的叙述即可判断美国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管理国家,各机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监督,加强了国家的管理,使国家联合统一。据此分析回答第(4)题。答案:(1)推动政治民主(主权在民);促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意思相同即可)(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等。(任写两位,符合题意即可)(3)强兵富国(自强、求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转变为主张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或转变为民主革命思想。(要求体现前后变化)(4)三权分立。互相独立、互相监督(分权制衡)。(意思相同即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意思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