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价格战略的几点思考高开低走的好处是:(1)便于获取最大的利润。(2)高价未必高品质,但高品质必然需要高价支撑,因此容易形成先声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楼盘高品质的展示。(3)由于高开低走,价格是先高后低,或者定价高折头大,消费者也会感到一定的实惠。高开低走的不利之处是:(1)价格高,难以聚集人气,难以形成“抢购风”,楼盘营销有一定的风险。(2)先高后低虽然迎合了后期的消费者,但无论如何,对前期消费者是非常不公平的,对发展商的品牌有一定影响。实际上无论是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都不是绝对的,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变化是较为微妙的。作为发展商,关键的问题是要在楼盘定价的前期,综合权衡物业形态、品质、市场态势、消费者心理,寻找合适的机会点,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否则不考虑楼盘销售的成交量以及时间成本,将会受到严峻的市场考验。风险亦在其中。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低开高走策略适合以下三类楼盘:(1)项目总体素质一般,无特别卖点;(2)郊区大盘或超大盘,这类楼盘首要的是聚集人气。入住人多则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大社区概念,而销售也将直线上升,如人气不旺则极易因位置等缺陷而无法启动。(3)同类产品供应量大,竞争激烈。而高开低走策略则适合以下楼盘:(1)具有创新性独特卖点。(2)产品综合性能上佳,功能折旧速率缓慢。价格之于营销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因此不管决定选择哪种策略,重要的是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对楼盘有客观的分析,对策略执行有细密周详的计划,对价格与其他营销措施的配合有充足的准备,而且在市场营销中应不断对进行价格曲线的维护,这样才能达到整合营销的效果。尾盘:降价清货?精细营销?“尾盘”即主要战略任务完成后尚未售出的单位。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开发目标导致何时才算进入尾盘阶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对于“银子卖了个金子价”的项目来说,可能销售超过75%以后的都属尾盘,而对于“将金子当银子卖”的项目来说,尾盘量可能不超过10%。不管其数量如何,既然不能在预定时间内被主流消费者所接受购买,尾盘自然也都是具有某方面缺陷的产品:如朝向不好,主卧或客厅朝北或有西晒;如在项目中的位置不好,采光、通风均有不便或项目临近绝妙风景却无法欣赏;如楼层不好,“顶天立地”型;如户型结构不好,卧室、客厅面积比例不适或有多边型或厨房卫生间位置不当;如单位面积过大或过小消费层面非常之窄;甚至有的只是很冤屈地被某些人指为“风水不好”……既然是尾盘,总量自然较小,大规模投入营销费用不甚经济;既然都是些“问题房”,营销难度必定更大,加之发展商已经完成开发战略目标实现主体利润,资金等各方面的压力都不大,因此尾盘期的营销任务只是继续回笼资金,或尽快了断以腾出身手投入下一个项目或其他工作。因此多年来发展商们对付尾盘的办法似乎都只有一招:降价。有的是明降,公开一点的是在广告上大声吆喝“大降价、大让利”,含蓄一点的就搞什么“一口价、统价销售”或只在实际销售中提供更大的折扣。也有暗降的,如“送豪华装修”、“送全屋电器”、“送一年管理费”、“送家具”……在除了发展商之外全国人民都认为房价过高的今天,降价当然有着不可小视的威力,在降了几次价后不少尾盘还真清仓了。但降价也有点小问题,首先当然是损失利润;其次是损害前期购买者利益,让他们觉得不平衡从而伤害发展商品牌形象,因此准备在地产行业打持久战的企业还是应慎重对待。此外还有些问题是降价所无法解决的,比如户型结构存在严重功能缺陷——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加之再怎么降其总价也不是笔小数,很少人会花巨资买一套使用极不方便的房子——这其实也是全国空置房面积年年创新高的重要原因。其实,处理尾盘远不止降价这一简单程式化的模式,逐一分析每个单位成为积压品的问题所在,在对市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营销”才是更高效、更全面解决尾盘问题的方式。我们就曾成功地为两个不肯降价的发展商解决尾盘问题。一个是高档小区,二十套原本看好的四房却成了库存,我们调查后发现原来不少客户认为该户型房间太多而卧室面积又普遍偏小,于是我们动员发展商将其改成三房,果然很快售罄。还有一个是中档偏低的小区,一批“大三房”由于总价较高而无人问津。调查中我们发现附近出租房市场需求旺盛且价格相当高,于是我们又将其改为四房,然后“诚征房东”——寻找有意向的投资客,“房东”上门后甚至很快就为其找来了租户!结果自然是四方同喜:发展商消化了库存、投资客找到了收益好安全系数高的投资项目、租户住进了崭新的花园小区…而我们的喜悦自然更难以言表。不同竞争阶段下的价格策略通览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即可发现,他们的市场共经历了竞争程度明显不同的四个阶段:初级竞争阶段、完全竞争阶段、垄断性竞争阶段、寡头垄断阶段(完全垄断只存在于由政府以行政手段控制的领域)。不同的发展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市场类型、不同的竞争程度和价格状况。阶段企业消费者竞争状况价格状况初级竞争企业数量很少被动、对产品认识少,需求层次低、购买力弱卖方市场、简单竞争,竞争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高价格、低质量完全竞争达到最多重视产品质量,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逐步形成品牌意识十分激烈,品质、营销手段成为竞争的主要武器价格迅速降低但波动大、价格差距明显垄断性竞争逐步减少专家型消费者、品牌意识强烈、对自己有明确的身份界定竞争激烈。竞争内容转向企业独特核心竞争力价格充分体现价值寡头垄断仅存少数几家专家型消费者,形成高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规模、资金实力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价格平稳在初级竞争阶段,市场多处于“短缺”状态,消费者不甚成熟因而没有过多的要求,发展商也不成熟因而没有太多的策略考虑。因而此时的价格几乎全是成本+利润的结果,而且是很高的利润。在完全竞争阶段,由于涌现了众多的地产公司,市场已由“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激烈拚争,消费者在长了见识多了心思之后也越来越挑剔,于是有人就开始琢磨起消费者的需求、琢磨起产品的差异化,于是价格也不再是简单的实现利润的工具而成了一种锐利的竞争策略,“成本+微利”、“低于市场价入市”、“消费者心理价位决定法”、“竞争定价”、“差异化定价”等纷纷出笼,竞争对手动态和顾客心理对最终价格的影响日渐明显,而部分顽固抱定成本+高利润的企业则多半被消费者遗忘。而在垄断性竞争阶段,消费者的知识、经验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专家型消费者大量涌现,价格在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大幅降低,由区位条件、产品性能、产品形态、服务、管理、品牌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价值组合”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所在。同时,尽管竞争对手少了,但个个都是实力强大的劲敌,因此价格策略的制定更需精耕细作。但总的来说,“消费者+竞争”成为制定价格策略的主要模式,而且位置、交通、环境、规模、配套、建筑形态、建筑质量、楼层、朝向、品牌等房地产价格主要参数的权重明显变化,品牌在楼盘价格系数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大。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只有短短十来年时间,但象深圳、广州这样起步较早的城市,却已走过了初级竞争、完全竞争阶段并正非常清晰地走向垄断性竞争阶段,而其他多数大中城市则处于完全竞争阶段,甚至还有部分中小城市仍处于初级竞争阶段。在不同的城市,我们可十分清楚地看到由于所属竞争类型,发展商制定房地产价格策略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别。“低开高走”的实际操作问题“低开高走、步步高升”恐怕是楼盘最理想的价格走势。但在价格仍是绝大多数人购房第一考虑因素时,价格的任何变动都将给销售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真要操控得既能为发展商赚来预期的利润,又不影响销售甚至能推动销售,可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促成价格调整的动因是什么,是早在计划之中还是销售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销售热到何种程度能调价?销售不畅时能涨价吗?每次调多少?一共准备调几次?调价之后该跟进何种促销手段?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考量。目前市场有两种控制“低开高走”的基本模式:工程进度模式和销售推动模式。所谓工程进度模式,即项目价格走高主要依据工程进展。开工未久,项目形象尚无法充分展示,因此以试探市场、检验项目定位为主要目的的内部认购,其价格也最低;公开发售开始,项目形象包装、卖场包装准备就绪,主力客户即将到来,为确保利润,价格自然要比内部认购期高出一筹;至实景样板间开放(或其他工程进展中标志性时间),工程形象日臻完善,销售高潮已经形成,略略调整价格,客户抗拒心理一般不大;项目封顶标志着项目主体完工,购买风险大大降低,项目的大部分优势、卖点大多都能充分展示,至项目完全竣工,项目好坏优劣一览无遗,客户资金垫付时间短,适当调高价格消费者也能理解。对于分多期开发的大盘或超大盘来说,随着工程不断展开,生活气氛、居家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而一期比一期价高更是常见策略。销售推动模式即主要依据销售进展机动灵活地调整价格,一般来说是在项目聚集了十足的人气后,为进一步制造销售热潮,以调高价格的方式来对犹豫中的客户形成压迫性氛围:项目极为畅销,如不尽快行动,将不得不以高价购买甚至错失良机!但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谈到,在真正的房地产营销活动中,价格不应仅仅是反映利润的工具而应是推动销售、谋取对竞争对手优势的重要策略,因此不应将价格走高单纯地看作是楼盘热销的惯性结果,有时巧妙地调高价格反这来也能推动楼盘的销售。1998年我们在操作深圳好景豪园时即成功地运用了此一策略。当时正是在97深圳房地产大热过后的深幅调整期,市场价量齐跌,一片悲观,多数发展商都在寻思如何体面地降点价或多送几份大礼以吸引人气。我们在充足的市场调查后,确认好景豪园聘请国外著名怡景师精心营造的小区环境和其永无遮挡的海景对目标客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于是决定逆市而动,调高价格3%并调动所有媒体强势传播“逆市飘红”这一惊人的“好景豪园现象”,结果一举创出了屡高屡旺、价格愈高销售愈旺的奇迹!幅度以3%至5%为宜。由于每次调价后楼盘总有一种市场的瞬间断层,因而如并没有特别的概念支撑,则必须准备适当促销补救措施,作为价格局部过渡。低价竞争不是唯一出路,以科学的价格调幅和调频,来调节楼盘在市场的动态适应性,是发展商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