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常规管理策略问题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班级常规管理策略问题研究综述【摘要】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整体的精神面貌,更会影响着与之相关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研究,在时代和教育需要的背景下,在探讨班级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在当今时兴思想的影响下,对其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是“人本主义理念”不仅在课堂上得到应用,在班级管理中更是深入人心,此外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咨询理念”、“行为主义理念”、“教师效能理论”也与“人本主义理念”相互融合、不断完善,共同指导了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班主任专业化;暗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人性化管理策略;激励机制管理策略;心理辅导管理策略;指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发挥家长会作用;班级非组织化;木桶理论策略。【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学生中心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教师专业化【引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理念的引导下,班级管理策略层出不穷,这些策略是否科学、可行,成为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尤其是新手教师。为了使班级管理的策略更加科学、高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我从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背景和关于班级常规管理的主导理念着手研究,搜集了许多权威专家的理念作为借鉴,为班级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没有思想的行动必定不会长久,所谓的“知难行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理论的学习与指导是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科学的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基础。在教育目标和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我的研究总结归纳不同类型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班级管理策略,博采众长,提出了九种类型班级管理,文章主要介绍这九类班级管理策略的主导方法,虽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子策略,但灵活性较强,适合教师从中感悟并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的制定实施,不仅仅是要有科学的理论、可行的方法,其中教师的素质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必须有专业的素质,有研究的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有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这篇文献综述不仅为教师提供班级管理的理念、策略,也为教师对班级管理策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使教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1、班级管理概念界定: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管理,是以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21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24.2《教育学》中人教育策划,第十章班级管理,人民出版社2、班级常规管理策略研究背景:2.1策略众多,稂莠不齐中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屡遭诟病,这不仅引起了教育管理者的反思,也使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者的反思,许许多多关于班级管理的策略应时而出。这些策略科学吗?到底有多少值得推广?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2新教育理论的推动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信息工具的发展与普及,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许许多多中国的、外国的新教育理论不断地完善并影响着广大的教师群体,丰富着他们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的实践。这些新教育理论也有力地指导了教育科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推动了教育科研的发展。因此许多关于班级管理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起来。3、与时俱进的班级管理理念3.1人本主义——学生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力求建立和谐、协调而又独特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3“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对大学教育有重要启示,在小学教育中更是需要大力推广。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也是深入人心,杜威的思想在教育界也是人尽皆知,并受到了大力推崇。而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1998年的世界教育大会上也得到了各国教育家一致认同,并且得到了广泛推广。3.2班级管理的心理咨询理念儿童与成人一样,也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心理学规律制定管理策略,也要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儿童存在的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心理学鼻祖﹒霍尔的儿童心理病理学研究问世,人们开始对儿童的行为或心理问题给以特别关注;德斯波特指出其意义在于给儿童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较为科学人道的视角,转变了人们对待儿童的视角。4此外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于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虽然广泛,但是心理咨询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却始终未受到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中国某种程度上还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即使是有些发达地区应用这种原理也仅仅局限于班级纪律的问题上。3.3班级管理的行为主义理念行为主义的理念较之心理咨询的理念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的影响更为广泛,其操作性强,短期内效果明显。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外显行为;强调教师和父母作为行为调节者的重要性;“偏常态”行为的常态化;把行为看作是问题性行为而不是病理性行为;行为诊断;对目标性行为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评价……因此受行为主义理念的影响,人们对班级3李嘉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中国大学教学4卜玉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班级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的分析,集美大学报.纪律的关注开始从关注儿童的内心需要转向了教师控制,大多数教师培训课程都以帮助教师运用行为调节技能处理儿童的干扰性行为为目标。5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许多的强调教师主体作用的策略在班级管理中大量应用。1976年,凯特尔夫妇出版了《钢性纪律》一书,中心理念是向教师说明如何负责地运用权力管理一个班级,并建立能够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班级氛围,如本书第一章的章名是“还教师以权力”;弗雷德瑞克·琼斯夫妇1987年出版的行为管理方面的书《积极的班级纪律》和《积极的班级指导》,书中强调了教师的体态语、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近等非言语交流在维持班级纪律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在独立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必须提供有效的帮助;近年风靡中国教育界的《班主任兵法》以及各种各样的特色班规。这些理念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受到了众多的批评,这一理念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管束,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3.4班级管理的教师——效能理论教师效能理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理念注重的是如何让阻止学生不当行为的产生,并有助于学生不当行为的改正。属于这一理论的有三个研究方向:教师组织和管理技能研究,这一方向的研究包括三个方案①杰克布·库因的研究②“德克萨斯州教师效能研究”项目③20世纪80年代,德克萨斯大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几位研究者,艾默尔、艾沃斯顿和安德森等人又在“班级组织与有效教学项目”中对如上两种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教师指导技能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三各方面,最先发启者亨特(M.Hunte)之后明尼苏达大学的罗杰尔和约翰森(RogerandD.Jdnso)发起了检查竞争式、合作式和个体式教学活动的相关价值的研究,第三个研究方向是杜恩、兰祖利、格里高等人的研究;师生关系的研究师生关系研究又可分成两大部分:师生交往的频率和质量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师生关系的个人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及对学生的态度和学业成绩的影响。6对于这些理念虽然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为我们的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其实在发展中,这四种理论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不断地融合、发展、完善,更加适合新时代的潮流。在21世纪,四大理念的更加有力地指导了我们的具体实践。4、班级管理策略班级管理策略是维持班级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规则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人格,影响学生性情的重要方式。而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与班主任的能力、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班级管理策略的科学性的取决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4.1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提高班主任素质班主任专业素质缺失,是导致班级管理不能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所以提高班主任素质是实行有效班级管理策略的关键。首先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保持幽默,有一颗童心,能够诚心的爱孩子,工作态度要积极,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踢猫效应、破窗效应、禁果效应、蝴蝶效应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7其次班主任要树立专业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激发工作激情,同时也要树立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育科研,提高科研能力。8再次,班主任要有教育信念,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教5卜玉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班级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的分析,集美大学报6卜玉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班级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的分析,集美大学报7李永龙,班主任应力避几个心理效应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班主任8陈文心,从国际视野看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外国中小学教育育信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精神世界的“支柱”,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信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教育信念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它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9最后,我们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夫·艾斯奎斯说:“如果你想要你的学生变成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要变成那种人”。用榜样给学生树立行动的准则,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104.2.暗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未被人意识到的刺激作用。社会交往、环境氛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起作用的便是暗示机制11。在班级管理中引用暗示机制,但在应用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明暗结合、持之以恒。4.3人性化管理策略现行的班级管理,大都重“管”轻“理”、重“他律”轻“自律”,仍停留于“行为规范的养成”层面,特别注重学生“社会人”的属性,而忽视学生的“自然人”的本质属性培养。12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性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性化管理要做到:人际关心人性化、自主管理人性化、对待问题学生人性化、师生交往人性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行为,学生不是我们手中的玩偶,也不是我们要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是一个有思想、有尊严、有选择权、有决定自身事务权的发展中的人,我们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创设合作环境,促进民主管理。13在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实际的范例,对管理的人性化做了非常好的诠释。鼓励并支持适合学生的行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4.4激励机制管理策略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在激励机制的诱导下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责任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14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同样是需要订立规矩,如何定立规矩,就是学问。共同订立班规,就是挖掘激励因素得一个重要方法。激励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重要的帮助,在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比较正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