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内容解析捐盲屡眶遵搂juānmánglǚkuàngzūnlǒu不顾一切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重见天日夺眶而出突如其来不由自主不假思索笼罩流淌呵护捐赠遵从骄傲自豪角膜给予恢复屡屡孤零零疾病盲童酷爱搂住1、母亲去世后,父亲同意医院要去母亲的眼角膜,我的表现是什么?我为什么不同意父亲的做法?“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2、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那些话里感受到?答:可以让其他人获得光明,父亲患了肺气肿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父亲曾()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父亲()地说——“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平静语重心长父亲()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愉快骄傲3、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答:温迪说: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4、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答: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5、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答: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我心飞翔你读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杨帆,就在不久前,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院离开了我们,小杨帆的生命只有3岁半。这是她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资料袋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课堂小结《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画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我”和所有的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巩固练习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不但……而且……宁可……也不……因为……所以……虽然……可是……1.《永生的眼睛》一课()使我感动,()引起我许多的想法。2.父亲()死去了,()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3.()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4.()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二、修改下边有毛病的句子。1、他愉快而高兴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