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陆石油安全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國大陸石油安全戰略的轉折永續發展組高級助理研究員郭博堯壹、前言當前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所佔的比重約為四成,在廿一世紀中葉以前,石油不但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選項,即使人類已研發出若干石油替代品,但在經濟與技術問題的考量下,近期還尚難出現完全合適的替代品。同時,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除了是能源的重要選項,還顯著影響國家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如果無法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國家的整體發展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制約。故對每個國家來說,掌握石油供應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此外,石油的重要性,也表現在石油價格與經濟成長的高度依存關係,每桶油價每提高1美元,全球消費者一年可能會增加120億美元;油價上漲10美元並維持一年的話,世界經濟年增率可能會減少0.5個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年增率則會減少0.75個百分點。中國大陸自1993年起由石油出口國轉為石油進口國後,石油進口數量快速攀升,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同樣產生抑制作用,以2000年為例,當年石油價格的上漲,約使中國GDP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即為顯著例證。中國大陸只擁有全球不到3%的石油資源(但中國大陸人口達全球人口總數的二成),由於以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從50年代到1993年以前,中國大陸對於石油供給,還可保有「獨立自主」的立場,甚至在1980年代還能夠大量出口石油。但隨著廿世紀後期中國大陸推動改革開放政策並快速轉型為出口導向國家,其經濟的高速成長,使之無法以自有石油資源因應高漲的石油消費需求;1993年起,中國大陸開始進口石油,至今已有四成多的石油仰賴進口。面對國內外情勢不斷的變化,石油資源短缺成為制約中國大陸發展的瓶頸,進口石油的供應安全,成為中國大陸無法逃避的重大問題。911事件前,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比例僅為三成,所以中國大陸對於石油戰略的發展並不積極,也缺乏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及建設跨國石油輸運管道等具體作為的決心;但911事件發生後,隨著美國勢力進入中亞地區,加上中國大陸石油生產量不進反退,石油進口比例即將接近五成,中國大陸對於石油安全戰略的態度及作為,也轉為積極。而為了適應變局,以使其石油戰略更為可行,中國大陸也在過去幾年內,對其規劃方向及作法多次進行調整。當然,中國大陸身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的角色,其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全球石油市場,並且可能帶來全球或區域的不同層面之衝擊。有鑑於此,本文對於中國大陸的石油安全戰略及相關作為的變化,進行初步的研究分析,以作為未來深入研究及政府決策之參考。貳、中國大陸石油供需情勢分析自1978年中國大陸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其經濟持續高度成長,帶動中國大陸石油消費快速成長,但困於石油生產能力無法提升,加上能源使用效率低落,使中國大陸越來越仰賴進口石油來滿足其消費需求。自1993年中國大陸開始進口石油以來,因為中國大陸的煤炭蘊藏量為世界第一,使中國大陸在2001年的整體能源消費比重中,煤炭仍佔64%(完全自產),加上近7%的水力、3%的天然氣和少量的核能等,石油僅為26%,且中國大陸在2001年石油生產量為3.44百萬桶/日,而石油消費量為4.92百萬桶/日,石油進口數量為1.48百萬桶/日,石油進口比例僅為30%。但是石油對中國大陸能源供應的重要性還是與日俱增,原因在於在財務、技術、環保及天然條件因素限制下,煤炭、天然氣、水力、核能的成長,都有其侷限性,而石油以其各方條件的優勢,是目前最適合因應中國大陸運輸部門與工業部門高度成長下的能源需求選項,成為中國大陸發展出口導向經濟時的最佳輔助動力。但受限於中國大陸石油生產量沒有明顯增長的情勢下,石油進口比重不斷提高,就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2002年中國大陸個別能源生產量與消費量列於表一,其中石油生產量為3.52百萬桶/日,年成長率2.3%,而石油消費量達5.16百萬桶/日,年成長率4.9%,2002年石油進口數量為1.64百萬桶/日,石油進口比例達32%。表一:大陸2002年個別能源生產量與消費量統計年別生產消費煤15.21億短噸/年14.22億短噸/年石油3.52百萬桶/日5.16百萬桶/日天然氣1.15兆立方呎/年1.15兆立方呎/年水力1.42兆度(1.14兆度為火力發電;0.26兆度為水力發電;0.02兆度是核能發電)資料來源:美國能源部能源資訊署。到了2003年,中國大陸石油生產量為3.54百萬桶/日,年成長率跌至0.6%,而石油消費量已達5.53百萬桶/日,石油消費量年成長率達7.2%,使中國大陸在2003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超過原本第二位的日本)。統計顯示,過去十年間,中國大陸石油消費量年均成長率為6.66%,而同期石油生產量年平均成長率僅為1.75%,等於說,中國大陸石油生產增長率,遠遠趕不上石油消費增長率。在2003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數量約為1.99百萬桶/日,中國大陸的石油進口比例,也在短短兩年內,由30%上升到36%。至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消費成長情勢更為可觀,2004年7月,中國大陸政府預估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數量可能近2.20百萬桶/日,但民間交易商預估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數量可能達2.42百萬桶/日(全年1.2億噸或8.82億桶),則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年成長率可能超過20%;但依據美國能源資訊署2004年7月的國際石油供需短期預估,中國大陸2004年石油消費量可能達6.20百萬桶/日(國際能源總署預測值為6.24百萬桶),但石油生產量僅為3.57百萬桶/日,等於預估中國大陸2004年石油消費年成長率達12%,石油進口數量高達2.63百萬桶/日,則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年成長率可能高達32%,而石油進口比例更可能攀升到42%,石油進口比重數字非常可能首度打破四成。此一石油進口成長數字,使以往對中國大陸未來石油進口成長的預估,都顯得過於保守。1999年美國智庫BrookingsInstitution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當時預估中國大陸到2005年將有30-35%的石油仰賴進口,到2010年則有45%的石油仰賴進口,結果中國大陸在2003年就超過其對2005年預測的石油進口比例;如果依據美國能源資訊署2004年7月的國際石油供需短期預估,2004年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比例將達42%。美國能源資訊署2004年7月的國際石油供需短期預估資料,也推估中國大陸2005年石油消費量可能達6.88百萬桶/日,並預估2005年石油生產量僅為3.48百萬桶/日,較2004年石油生產量預估值3.57百萬桶/日少了2.5%。2005年中國大陸就可能會因為石油生產量無法成長,而使石油進口比例達到49%。其實隨著中國大陸許多重要油田已過了生產高峰期,如最大的黑龍江省大慶油田開始減產以延長使用壽命,且生產成本數倍於中東地區,加上新興的新疆等地的油田,存在地質條件較複雜、石油蘊藏量低於預期、開採技術要求較高、高生產成本及輸送路途遙遠等問題,故中國大陸石油生產量難以大幅成長。此外,2003年起中國大陸出現煤荒、電荒,工業對燃料油的需求大增,石油需求大漲,而2004年上半年宏觀調控成果不明確(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全國GDP為9.7%,但同時公布各地區GDP數據最低也有10.3%,兩數據明顯矛盾),美國能源資訊署預估2004年的石油需求年成長率達12%(2002年約為5%,2003年約為7%)。以美國能源資訊署的預估數字來看,2005年的石油需求年成長率可能達11%;這種高度成長的石油需求,將會為中國大陸帶來龐大的石油進口需求壓力。參、中國大陸石油進口安全的挑戰隨著中國大陸大量進口石油以發展其經濟,中國大陸石油進口來源、數量及風險的挑戰也越來越大,也使中國大陸離石油獨立自主的機會越來越遠,石油進口情勢也越來越受到中國大陸政府的重視。從中國大陸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來看,中東地區是中國大陸進口石油的主要地區,1995年中國大陸進口石油的45%來自中東地區,11%來自非洲,其他則來自俄國、印尼等地區;2000年54%來自中東地區,24%來自非洲;至於2002年則約有60%來自中東地區,20%來自非洲。可以看出,中國大陸自中東地區石油進口比例持續超過五成。近期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情勢略有變動,其2003年自俄國進口石油比例僅5.8%(0.11百萬桶/日),2004年1至4月則成長到占進口比例的7%(0.17百萬桶/日),而2004年4月自俄國進口石油量更達到0.264百萬桶/日,2004年07月30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路版)報導,俄羅斯駐中國的貿易代表SergeiTsyplakov表示﹐2004年上半年﹐中國已進口了563萬噸石油(0.225百萬桶/日),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比例已達9.3%,使俄國成為中國第四大石油供應國﹐而前三位分別為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曼。然而俄國近期大量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石油,其實多半是近日出現危機、引發國際對全球石油能否穩定供應產生疑問的俄國第一大石油公司-Yukos石油公司,以鐵路運送到中國大陸的,但此中俄間的石油輸運能力,已受到Yukos石油公司危機的衝擊。雖然2004年07月30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路版)報導,俄國駐中國一位外交消息人士在接受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採訪時表示﹐俄國將履行2004年通過鐵路運輸方式向中國供應原油的承諾,且俄羅斯國有的OAORussianRailways公司近期確認﹐該公司2004年將通過鐵路運輸方式向中國輸送800萬噸、相當於0.16百萬桶/日的石油,但此數量和2004年上半年平均值0.225百萬桶/日相比,還是明顯偏低。而俄國通至中國大陸的安大線石油輸送管道計畫生變後(現在俄國傾向興建通到俄國在日本海邊的港口城市的安納線,而否決通至中國大慶的路線),中國大陸不易大幅擴增自俄國進口石油的數量。但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與中亞的哈薩克之間在2004年5月簽訂了中哈輸油管道協議,預計今年底以前開工,如果此輸油管道順利建成,加上哈薩克與俄國間有輸油管相通,則未來中國大陸還可能有機會經哈薩克進口俄國石油。但是與俄國及哈薩克等中亞國家相比,中東地區其實才是全球石油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也是可開採年限最長的地區(參見表二),加上中東地區還有低石油生產成本(每桶二美元以下)的優勢,因此即使中國大陸努力分散石油進口來源,預估中東地區石油占全球石油生產量的比重,還是會逐漸增加,而中國大陸還是不得不面對中東地區進口石油比重增加的情況。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所就估計,在2010年前,中國大陸80%以上的進口石油,可能會仰賴中東地區。表二、全球各地區石油蘊藏量及生產量比較1980年已證實石油蘊藏量(十億桶)2002年已證實石油蘊藏量(十億桶)2002年石油生產量(百萬桶/天)可採年限中東地區362.0(占全球總量的54.8%)685.6(占全球總量的65.4%)21.0(出口占16.7)92.0年中南美洲25.5(占全球總量的3.9%)98.6(占全球總量的9.4%)6.7(出口2.1)42.0年歐洲及前蘇聯地區89.0(占全球總量的13.5%)97.5(占全球總量的9.3%)16.2(進口3.2)17.0年非洲55.1(占全球總量的8.3%)77.4(占全球總量的7.4%)7.9(出口5.4)27.3年北美洲(含墨西哥)88.2(占全球總量的13.4%)49.9(占全球總量的4.8%)14.2(進口9.3)10.3年亞太地區40.1(占全球總量的6.1%)38.7(占全球總量的3.7%)8.0(進口13.4)13.7年全世界659.91047.773.940.6年資料來源:BP,“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3.此外,如果我們由進口路線來看,中國大陸進口的原油,近八成會經過麻六甲海峽(theStraitofMalacca)運輸至中國大陸。對於中國大陸來說,一但中東發生動亂,或是波斯灣的荷姆茲海峽(theStraitofHormuz)、非洲的蘇伊士運河或麻六甲海峽海運通道被切斷,就足以對中國大陸的能源供應帶來嚴重衝擊,當然,此一管道也是日本、韓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