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李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732]摘要:受到创伤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人际关系疏远并产生孤独感。许多人事后想忘记创伤事件,但却难以忘怀。精神创伤如果得不到舒解或调整,其消极影响可以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创伤更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阴影并诱发其它身心疾病。因此,修复创伤,重新开始新生活,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考验。本文主要介绍创伤修复的相关研究,以及一个多体系的、强调韧性取向的干预策略。关键词:创伤修复韧性一、关于创伤(一)什么是创伤创伤(trauma)来自于拉丁文中的“伤口”(wound)一词,它指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对于身体、心理、精神和与他人关系的严重伤害。创伤的共同点是使人们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概括说来,在创伤事件中,人们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方面的丧失:1)躯体或心理完整性的丧失;2)重要他人、重要角色和重要关系的丧失;3)家庭顶梁柱或重要群体领袖人物的丧失;4)社会单元及社区完整性的丧失;5)生存的物质和经济基础的丧失;6)潜在的未来的丧失(如失去孩子);7)希望和梦想的丧失;8)核心价值观的瓦解(如失去安全感,可预测性,信任感)(Walsh,2007)。精神创伤如果得不到舒解或调整,其消极影响可以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创伤更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阴影并诱发其它身心疾病。因此,修复创伤,重新开始新生活,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考验。什么事件属于创伤性事件?它包括两个条件;第一,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一般包括亲历或目睹死亡的相关场景,以及严重的身体或情绪损害。第二,是事件对于受害者具有的意义。有些体验,如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灾难、谋杀、强奸,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创伤性的。1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也有一些事件,有的人体验到创伤,也有的人并不体验到创伤。为什么?因为你对该事件的体验,与事件本身同等重要(Rosonbloom,etc,1999)。(二)创伤后的常见反应创伤是一种重大的应激事件,它影响到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行为上的改变(Rosonbloom,etc,1999)。1.身体反应创伤之后,个体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神经过敏,睡眠困难。有时也会有胃部的不适、恶心、头晕、耳鸣、大量出汗、无力、疲劳。另外,躯体可能会感觉麻木,或者失去感觉。由于处在极度的压力下,导致人体释放出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从而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急剧升高。因此,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心脏病发作的情形明显增加,这早已被诸多第一手材料所证实。2.认知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发生改变。为什么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在一次恐怖活动或自然灾难中殒灭?这样的悲剧可能打破你对整个世界的基本信念。你以前可能认为自己坚强、独立、勇敢、果断,但是创伤事件后,你觉得自己根本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你可怜、脆弱、渺小,不相信任何事和任何人。(2)思想崩溃。创伤场景常常会突然闯入你的脑海,即使你不愿意,也无法阻止创伤事件的片段在你的头脑中一遍又一遍地“闪回”。但有时,你可能弄不清创伤事件的发生顺序,甚至混淆了实际发生的某些情节。(3)警觉过度。创伤之后,你可能对周边的事物极度警觉和过敏。例如,走进一间屋子时,你会对四周仔细检查,看看出口在哪里,有什么可能的危险。你可能会选择离出口最近的位置,或背对着墙以免受到袭击。总之,你总是惊恐不安,很难全身放松,你觉得周边危机四伏。(4)思维游离。当创伤的感觉过于强烈时,躯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就是“切断”与这种感觉相联系的渠道。你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游离于身体的“外面”。极端情况下的“游离”,可能还包括想不起来创伤中的重要内容。3.情绪反应(1)恐惧,缺乏安全感,缺乏信任感。即使环境不再有危险性时也是如此。而且,你2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感觉相当无助,无论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这会令你感到未来的伤害亦不可避免。创伤造成深刻的不信任感:你不再相信周围人能够帮助你,也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2)失去自尊,感到耻辱,痛恨自己。经历创伤而幸存下来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所发生的事情负有责任。如果当初再清醒一些、再机灵一些,灾难或创伤性事件就不会发生或至少结果要好一些。你也可能会觉得,灾难之所以落到自己头上,是对自己过去的“报应”。(4)极端的情感爆发。创伤事件刚刚结束时,个体可能迟钝或麻木。这种“情绪休克”能使个体从创伤的折磨当中得到缓解。而后,你可能会突然地、意想不到地涌起强烈的甚至破坏性的情绪,而且难以控制。4.行为反应(1)变得退缩和回避。你可能愿意远离他人,将创伤性体验“埋藏”在心中,以求得自我保护的目的。你会回避一些地方和场合,因为害怕触景生情,即使这意味着你的日常生活因此而受到破坏。(2)变得易激惹、好攻击。你可能发觉自己经常向别人挑衅,或激怒别人。有案例研究发现,创伤事件后青少年的打架次数明显比以前增多。(3)其他行为方式的变化。你可能发现吃得比以前更多或更少,锻炼更多或更少,体重有了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其他行为,如睡眠习惯和性活动也可能发生改变。(三)创伤的传统治疗传统上对于创伤和重大灾难中幸存者的治疗,主要以病理学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工作是确认和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symptomof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这种研究脉络把创伤后的表现作为心理障碍的病态反应对待,关注于它与抑郁症、物质滥用、精神病发生、人格障碍之间较强的共病率,并指出PTSD可引起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李璐寰,童辉杰,2008)。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韧性取向的创伤修复策略,即强调个体潜在的积极成长;并认为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个体、家庭、社会的资源都是一些重要要素。我们在干预策略中还会具体介绍。二、创伤的修复——韧性的相关研究3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理学领域中总有这样一种印象: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换句话说,那些生活在贫困、不良家庭环境的儿童,难免会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那些经历了灾难环境和长期心理压力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心理障碍和困忧。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些儿童心理学者首先开始注意到,压力、逆境和一些创伤性的经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儿童屈服于这些经历并出现持续而严重的心理失调;一些儿童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不过良好的社会适应技能受到了一些阻碍,自尊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另一些儿童看起来并没有受到这些高危经历的不良影响,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因这些经历而变得更为坚强,经历过严重的灾难或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下仍然能保持健康情绪和较高胜任力(李燕平,2005)。Werner(1989)在夏威夷进行了一项经典的纵向追综研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处于逆境和不利环境下,个体顽强的向上生长力,也让研究者看到了对处境不良的个体进行干预的希望。他发现,大约有1/3的高危儿童(出生前或围产期出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抚养环境恶劣等)顺利地度过了童年期和青春期,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目标(崔文香等,2008)。韧性(resilience)这个术语应运而生。近年来,在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各学科,韧性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对于展现个体积极方面的心理韧性的强调,与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一种新的趋势是分不开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的趋势,它强调在理解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时聚焦于优势而不是劣势,聚焦于健康而不是疾病,强调施展积极的主体能动性,体现积极的个性特征,关注于发挥人的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李江雪,申荷永,2006)。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刚刚进入我国,实证研究尚未全面开展,甚至对于概念的翻译也不统一,有人把它译为韧性(于肖楠,张建新,2005;崔文香等,2008),有人译为恢复力(李燕平,2005),有人译为心理弹性或弹性(席居哲,桑标,2002),有人译为压弹(刘取芝,吴远,2005)。台湾和香港的一些研究者有时译为复原力和抗逆力。下面我们针对韧性的概念和研究做一概要介绍。(一)什么是韧性韧性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回弹”能力,即复原的力量和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那些适应的和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Garmezy,1993)。总结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一概念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特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主要从发展结果上定义韧性,4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把韧性视为一种现象,其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适应与发展的环境,个体仍然良好地成长与发展。过程性定义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特质性定义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即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崔文香等,2008)。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把韧性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包括行为、思考和行动各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中,个体能够形成正常的适应系统,则会成功地抵抗逆境、促进健康成长。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把韧性定义为: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Newman,2005)。韧性是一种人体中存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它会在逆境面前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现,去维持精神和谐(于肖楠,张建新,2005)。(二)有关韧性的相关研究有关韧性在创伤事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极端的创伤情境后,个体常常体会到尖锐的应激综合症状非常常见。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多数个体在适应和恢复过程中表现出了心理韧性,而不会经历漫长阶段的心理困扰。研究还发现,在创伤清理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和斗争,有可能使个体产生巨大变化,并伴随着积极的人生成长。Walsh(2007)指出,个体会在五个方面有积极的变化:1)出现新机会和新的可能性;2)与他人更深刻的关系和更深刻的共情;3)感到自己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时更强壮;4)感到更为重要的是感恩于生活;5)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韧性的研究发现,有些个体即使是在极为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下,也能克服种种困难,保持良性的发展。那么,为什么面临同样的困境,有些个体能够克服逆境走向积极的发展,而有些个体却不能呢?通过对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研究,人们找到了一些答案。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是韧性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了解韧性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1、韧性的保护性因素所谓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factors),指的是这样一些个人和环境因素,它们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的出现。第一,个性因素。研究者发现,积极的气质、内控、高自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宗教信仰等都具有韧性的特征。瑞典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表明:灾难受害者对病情治愈的信5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心,对于治疗的持续时间和最终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起到了一种“预示性价值”的作用(帕森,2008)。KathleenTusaic&JanyeeDyer(2004)进一步将个性中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两类:认知因素(cognitivefactors)和特殊能力(specificcompetencies)。认知因素包括乐观、创造性、幽默、提供存在意义的信念系统、对自我独特性的欣赏等。特殊能力则包括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社会能力、目标感和未来感、高于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