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我校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的开展。自1990年开始学校英语教研组就在全县率先分年级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初一实施“字母、因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使学生过好语音关;初二实施“目标教学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三实施“适当集中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初四实施“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和能力。学校一直以英语教学质量高而名扬全区乃至全省,学校规模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明显(据统计,1996年录取新生360多人,其中前100名与后100名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相差76.5分之多),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给大面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学校领导和老师认真学习了有关教育理论,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决定:正视初中教育的普及性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对英语学困生转化进行实验研究。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解决学困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费时较多,收效甚少”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二、实验措施为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了课题研究组成员和实验班级后,课题研究小组立即着手制定了课题研究规划,并做了具体分工,研究并制定了具体实施的步骤和方法,详细讨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立了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一)实验目的和意义: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调查与分析,根据英语教学实际,运用国内外英语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出一条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路子,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课题的研究将会对缩小城乡之间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实验理论原则:本课题遵循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创新教育原则和成功教育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从学困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2.启发性原则:让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直至会学。3.激励性原则: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和自身的价值。4.个性发展原则: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有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使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突破性发展。(三)实验内容:1.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是指那些在英语知识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发展、学习1方法掌握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学习达不到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自身智力无法通过英语教学活动得到正常和全面的发展,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2.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我们对初二、三年级的英语学困生(1309人,其中男生849人,女生4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教、学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设计问题,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被调查学生填写问卷时不署名。另外,还和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根据实际调查,智力超常和弱智学生都比较少,因此,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智力因素,而在于学习中形成的各种障碍。根据学习障碍的性质可分为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A、情感障碍情感障碍是指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失去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情感障碍的原因主要有:(1)因社会影响,缺乏学习动力。在农村高中招生人数少,7—8名初中学生中才能有一人有机会进入高中学习,即便进入高中、考上大学,高额的学费大多数家庭支付不起。有些家长盼着孩子别考上学,有些家长卖房、卖牛、借债把孩子供应到大学毕业的,由于没有社会背景多数分配不了,找不到工作。家庭还需要劳动力,多数学生放学一回到家就得干活。农村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经济条件又差,不少学生买不起录音机或收音机,他们认为学了英语种地用处不大。这一切都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漠不关心,听之任之。他们虽智力正常,精力旺盛,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保证学习时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刻苦,自制力差,导致成绩差、学习困难。(2)因家庭影响,缺乏必要的帮助。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利的家庭环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被调查的学生的家庭中,除4名父或母接受过高等教育(仅占0.15%),194位父或母高中毕业(占7.41%)外,其他2000多位父或母都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还有180名父或母为文盲或半文盲。这些父母对子女虽有期望,但往往关心不够。能关心孩子作业并一起看书或读报的仅占17.11%;32.41%的家长有空就看电视,不少个体户、工人和农民忙于经营、做工或干农活。他们基本无力、无暇指导子女的英语学习,致使孩子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满不在乎。因此,当学生在家里遇到问题或有不会做的题时,只能“搁浅”,而第二天往往去抄同学的作业,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英语学习就寸步难行。还有的家庭,夫妻不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弥合的创伤,情感压抑,孤独苦闷,在学习上又得不到关心和帮助,从而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3)受不良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目前农村初中英语师资的整体水平不高,而现行英语教材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此外,班级学生数量大,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学力、不同层次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产生学习困难生的因素。有些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机械,有的老师对学生有偏见,作业完不成,便一味地责备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成绩差,便训斥学生是笨蛋。这样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1.12%(800人)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习困难生鼓励、表扬少。不少教师上课缺乏表情和激情,对学生出色的表现常常无动于衷,很少鼓励学生试一试。在农村课堂是学生唯一能操练英语的场所,如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教师课堂提问面有限。1309位学生中,854人(占65.24%)在课堂上很少被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女生多于男生,而提问对象又相对集中在教室中间的一些学生。当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或不公正时,学困生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往往以不好好学习来“回敬”老师。2(4)学生因自身因素的制约,失去学习信心。理解能力差,反应缓慢,自卑心理较重,学生自身的一些非智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甚至起着决定作用。一些农村长大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较闭塞的农村,与外界接触少,加上父母与他们交流少,形成了内向和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这种自我封闭的性格对学好英语十分不利。而开口少,往往导致模仿能力差,这使他们不愿参与各种英语操练。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57人(仅占16.27%)愿意参与课堂操练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自卑和爱面子,遇到问题怕别人耻笑,不敢去问老师或求同学帮助,致使他们英语学习上的困难难以得到解决。有的学生抑郁内向,不参与有益的文体活动,致使视野不开阔,知识迁移能力差;有的学生身体虚弱,不能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掌握知识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往往要比其他学生多,这主要是由于英语基础差,又缺乏训练。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却以“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成绩不断下滑。(5)因师长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厌学。农村学生想走出农村更大范围地为人民服务,一般在于参军和升学,参军得有初、高中毕业证,升学得有更多的知识。这就造成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期望值普遍偏高,要求过严。很多情况下学生通过刻苦努力也无法达到家长、老师的预定目标,付出的劳动得不到承认,便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B、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缺乏必备的学习素质,阻碍了新知识的继续获取,阻碍了各种能力的提高。(1)方法错误,效果较差。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然而,在1309名英语学习困难生中,902人只能在半堂课积极学习,占68.90%;只能集中注意力几分钟的有210人,占16.04%;能整堂课自始至终积极学习的寥寥无几。在大班化的教室里,上课时最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由于座位离讲台较远,他们常常被教师疏忽。这些学生不仅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更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查中还发现,英语学习困难生中课后能够认真复习的只有353人,占26.97%;能够预习第二天教学内容的人数则更少,仅256人,占19.56%。试想,如果学生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课前、课后又不自学,怎么能掌握所学内容?他们不晓得学法的重要性,或课前不预习,或课后不复习,或课堂不会听讲,不会做笔记,有疑难问题不及时问老师等等,只是死记硬背,学习效率很低。例如,有的学生对语音、词汇不深入理解,掌握其拼读规则,而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结果是读不准、记不牢、不会运用。(2)知识断层,产生障碍。在1309名学生中,有875人曾在农村小学就读,其中有595名学生小学5年全部在农村小学就读,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由于农村小学的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一些学生在小学启蒙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造成学习基础不扎实。具体表现为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其中大多数学生汉语拼音不过关。这不仅影响了语文学习,也影响到英语学习。即使小学是在中心学校就读的学生中也不乏一些学历基础差的。小学阶段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考试科目已使他们力不从心,进入初中后,考试和考查科目明显增加,特别是英语这门新学科使他们难以应付。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学生中的78.69%是在初一年级就开始在英语学习上落伍的,25.97%(340人)的学生在第一学期中英语学习就遇到了困难。学习基础差导致的更严重的后果是一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产生了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有的学生甚至连学会26个字母都缺乏信心。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中对英语缺乏信心的有90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9.06%。有的学生知识结构上出现断层,学习的前后内容不能衔接起来,继续进行学习困难重重,不会的问题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积越多,以致学习成绩每况愈下。(3)自学能力低,缺乏及时指导。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遇到不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3有的学生因自己的自学能力低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又得不到老师、家长及时、合理的指导,困难、缺点不能及时扫除,妨碍了进一步的学习。以上各种原因,不管是情感障碍,还是认知障碍,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3.初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根据学困生的成因,课题组研究制定了转化对策,要求实验教师做到:(1)转变观念,树立人人能学好英语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导向作用。因而,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人人应学英语,人人应尽可能多懂些英语,英语应是今后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们决不能把英语教学看成是单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的活动,而应该把英语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力争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都学会,让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本素质。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策略”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补足一定的认知条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95%以上的学生都能学会规定的课程,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最佳发展。应克服一切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