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018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目的:教学重点:1.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如何建立专制统治;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3.深刻理解三次“左”倾错误;认真学习和体会“长征精神”。1.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蒋介石汪精卫1、国民党政权的建立1928年2月,南京政府改组(宁汉合流)。二次北伐,张学良改旗易帜。1928年12月,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张学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基于反共基础。在蒋、汪相继被判革命后,中国国民党已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看一个政权的性质,主要看他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开标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第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扩张敞开大门,因此,中国没有能够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使外国垄断资本不断深入中国,从而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第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居统治地位。第三,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聚敛大量财富,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政权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内外政策,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国民党政权与北洋军阀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3、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形式: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第一、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第二、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第三、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第四、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第一,捕杀共产党及革命群众。第二,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到处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落。第三,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资产阶级追随蒋介石离开了革命。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形势。1935年11月,平津十校学生自治会发表宣言揭露国民党的暴行:国民党在南京“奠都以来,青年之遭受杀戮者,报纸记载至三十万人之多,而失踪监禁者更不可胜计。杀之不快,更施以活埋;禁之不足,复以毒刑。地狱现象,人间何世?”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人。中共党员由1927年5月五大时的5.8万锐减到1万余人。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还敢不敢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毛泽东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的、明确的。•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他们不畏强暴、为了理想和信念英勇献身。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八七会议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起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斗争方向开始向农村转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2)开展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中国的武装斗争为什么以城市为中心首先是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所能够为我们党提供借鉴的经验的限制;其次,从党所信奉的理论和党的性质看,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当然就是要在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再次,从当时革命的实践看,当时党的主要活动舞台和工作内容就是在中心城市搞工会和工人运动,发动罢工和城市暴动。大革命失败后上海的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10月,在部队胜利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开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的开始,也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开端的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3)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在1928年到1930年,写了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确定实践摸索的结果:三大起义余部皆转移到了农村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井冈山的斗争》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5《反对本本主义》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1)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从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期间,红军先后遭受了敌人4次“进剿”和3次“会剿”。◆1930.10—1931.7,前三次反“围剿”;◆1932年底,第四次反“围剿”;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毛泽东•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2)土地革命共产党和红军要在农村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依靠农民。但是要得到农民的拥护与支持,前提就要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解决给与农民土地的问题,通过事实使农民认可共产党是农民利益的代表者。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2)土地革命毛泽东从1927年10月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时起,就开始从事土地革命政策的探索。◆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赣南发布第二个土地法。◆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一系列公告。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土地1931年2月: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买卖租赁自由。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2)土地革命变化变化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翻身的农民分得土地农民丈量土地农民的土地执照农民踊跃入伍土地革命路线(1931)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革命的意义首先,促进了农业丰收,农民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其次,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参加红军和支援前线;第三,土地革命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21座县城、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1927.11—1928.4,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30.3—1930.9,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1931.1—1935.1,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王明“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约2.5:1约7:1约10:1约4:1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读图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左倾错误全面贯彻B第五次围剿规模空前C反围剿中犯了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错误约6:105101520253035404550第一次第三次第五次国民党军队中央红军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继续坚持城市中心论•坚持打击富农的政策•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思考:产生三次左倾错误的原因?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遵义会议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做出重大决策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2、红军长征的胜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1935.6,在懋功地区同四方面军会师1935.10,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1936.10,三大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背景中共“左倾”错误的推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经过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路线:转折:遵义会议结束: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意义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红军的战略转移粉碎围剿,转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