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基本元素写在前面“你们毕业离开电影学院之后,如果你没成为‘大师’,人们不应该怪罪你们。可是,如果你不懂电影语言(视听语言),人们是不会原谅你们的。”“在电影学院,你们最重要的老师不是我们这些教员。在电影学院,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影片’。‘影片’不仅是你们的老师,同样,它也是我们这些教员的老师。”“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够真正读解好二十部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摘自苏牧著《荣誉》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上课:理论和创作规律的讲授,作品分析。看片:泛读—每年不低于300部,三年1000部。精读—每周1部,每年40部,三年100部。拉片:1.选择10~30个镜头的段落2.画出画面构图、机位图3.写出分镜头本4.写出看片笔记实践:摄制短小视听片段读书-推荐书目:《电影是什么》巴赞《电影剪辑技巧》赖兹《电影导演基础》库里肖夫《电影语言》马尔丹《电影语言的语法》阿里洪《蒙太奇在1938》爱森斯坦《论电影的编剧、导演与演员》普多夫金课堂考核方式1课堂考核方式2形式:课程论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2~5分钟的镜头段落。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其它要求:见课末具体要求课堂考核方式3形式:影片剪辑配乐内容:选择影片和配乐,根据配乐对影片进行重新剪辑。其它要求:见课末具体要求视听语言导入本讲要点视听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视听语言的本质与特质影视艺术的语言媒体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媒体,如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语言-语境叙事-表意影视艺术独特的语言媒体便是视听语言,是同步呈现视觉和听觉的叙述方式。影视艺术的来源与演变来源:1.绘画-纪录现实2.戏剧-表现现实3.摄影-再现现实由注重剧作和表演元素(主题表达和演员技巧)到钻研导演艺术(电影观念、手段和技巧),影视艺术进入所谓技法时代,或称意识时代。视听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早期的电影多用于纪录和再现现实,进而发展为用电影表现戏剧,但当手段和信息同一后,电影便失去其技术上的信息感,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载体。电影本身出现了新的任务:寻找娱乐性、表演性以及更为重要的创造性。视听语言这一电影独有表现方式的出现,标志着实质意义上电影的诞生。电影语言-蒙太奇-视听语言蒙太奇的概念与视听语言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蒙太奇的概念与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的概念来源于苏联蒙太奇学派的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知识份子,思想活跃,创作成果丰富,众多青年人开始从事电影艺术。代表人物有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维尔托夫等等。库里肖夫实验:省略和暗示爱森斯坦:1+1>2?+广义蒙太奇概念:电影独特表现方式的总和。镜头内容与形式、镜头拍摄、镜头剪辑、声音与画面关系、剧作中的电影叙述方式,以及相关的电影理论与观念。狭义蒙太奇概念:苏联式剪辑方法。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定义:视听语言是电影思维方式、表现方法和符号系统,它包括电影的镜头、镜头分切、镜头组合以及声画关系等四个主要方面。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研究内容视听元素——镜头:画面、声音。视听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处理声画关系。视听语言的运用——不同段落场面的规律研究。视听语言理论研究——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符号学理论。视听语言的三大构成主体1.影像2.声音3.剪辑三者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部分(影像和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视听语言的画面表现规律A、多样与统一B、均衡与变化C、节奏与韵律D、虚实与藏露E、封闭与开放镜头的定义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如何划分一个镜头马尔丹从3个角度对镜头进行定义:1.拍摄角度2.剪辑角度3.观众角度拍摄角度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剪辑角度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观众角度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视听语言与大众传媒发出者——传媒——接受者编码——传媒——解码部分影视广告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然而普通观众却不知所云;有的影视广告业内人士不屑一顾,老百姓却津津乐道。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风格系统及思想高度要与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达成共识。视听语言与文化看电影和听电影视听文化-非语言的交流能力儿童的视听感悟概括能力比成人强。-语言的强化令视听交流能力减退视听语言与艺术视听语言是一种艺术形式。影视艺术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其他艺术均个体性较强。影视艺术是一种技术的艺术,必须对设备有相当认知。影视艺术必须与经济联系。影视艺术是最昂贵的艺术。视听语言的本质与特质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手段,它既是一种大众传媒的符号编码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科技本位的独特文化现象。词-句-句法镜头-段落-剪辑两大特质:内容与形式内容-被摄物(演员、场景、道具)形式-拍摄法(景别、角度、运动)视听语言的发展与变化视听语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数字技术的介入和大众传媒的影响,都使视听语言发生了一些改变。视听语言不仅在故事片中发展变化,更在动画片(尤其是实验动画领域)中演化。影像蒙太奇声音蒙太奇1镜头视点2轴线3机位4角度5运动6景别7照明8色彩9构图a主观视点b客观视点c特性镜头n1镜头n2a轴线原理b跳轴c内反切d外反切e主镜头f切入镜头g切出镜头h反应镜头a固定b运动a垂直变化b水平变化a被摄对象运动b摄影机运动a种类b功能c蒙太奇句子a静态b动态c特性a光源种类b光线性质c受光角度d光影功能a视觉心理b色彩的功能c黑白片与彩色片剪辑10台词11音响12音乐a种类b应用a分类b功能a表现形式b音画关系c功能14声带15影像a先期录音b同期录音c后期配音a场景剪辑b镜头剪辑c时空处理d剪辑风格13镜头的长度a叙事时间b情绪时间镜头视听语言视听基本元素本讲要点视听语言的六大基本元素人、景、物、光、色、声视听基本元素影视视听构成中的基本元素:人、景、物、光、色、声1.视觉元素:人、景、物、光、色2.听觉元素:声一、视听元素之“人”人:镜头中的视觉主体,大部分镜头里的优先表现对象都是人,即人物角色。人的视觉第一性特质是现实赋予的,来自于生活经验并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人的组成要素具体包括相貌、衣着、构成心态表象的动势、姿态,以及用来叙事的角色对白。“人”的表现方式1.脸:第一主体,是角色形象塑造最重要的方式。一个人的性格、心理、经历都集中在脸上,每张脸都是一个故事。2.手:第二主体,包括形体动作、形体语言和手势等。性格、气质不容易改变,肢体语言却千变万化。努力去发现有特点的形象,因为艺术往往表现特殊的一面。“人”的概念层面电影中的人-视听语言概念下的人。故事中的人-剧中角色的身份界定。画面中的人-视听语言中的形式部分,即景别、角度、运动(坐站走跑等动作)。二、视听元素之“景”景:故事发生的环境,影视中的景为角色行动提供环境与指导。戏剧不能没有人演,但影视广告中不运用角色也可以创造出戏剧性。以角色为中心构思好环境,再展开叙事。“景”的分类方式内景、外景人工景、自然景传统意义上的内外景是为了拍电影而营造的人工环境,因为电影有很多要求,即便是自然景观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改造。动画影片中的内外景是完全由人工制造的环境,具有严格的假定性成分,即使写实风格的动画作品也具有相当的提纯要素-基于写实的超现实。“景”的作用类型主体:画面可视性的主体存在,具有本身的可视性及其内在的含义。工具:对情节的烘托、对应、暗示、互补或伏笔等。对环境视觉化的营造-渲染的作用:创造一种意境-现实化、心理化、情绪化。三、视听元素之“物”物:物件细节,即道具。大道具:如家具等不便移动的道具,往往构成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小道具:也称手头道具,主要指角色手里拿的,身上戴的等可移动物品。“物”的作用类型主体:1.与角色有关的重要道具(物件细节)2.与情节有关的线索道具(有其独立地位的戏剧性道具)附属:环境、空间、人的附属物品。导演构思的体现:道具可以变成人的心灵外化,伴随着剧情发展道具还可以抒情。注意:景和物的区别与重叠。四、视听元素之“光”光: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一切形象存在的基础条件。形式:直射、反射、散射。1.高色温-5600(仿日光)2.低色温-3000(白炽灯)电影胶片采用3200的色温,动画制作中则一般不考虑色温问题。“光”的分类方式传统意义的自然光和人工光。耗资越大的电影越讲究用光-可控制。灯光运用的分类:自然性光效戏剧性光效“光”的作用类型1.主光一般在人物正前方45°,副光(辅助光)则把暗部加亮,但不可超过主光。2.轮廓光:令人物与背景相区别。3.眼神光:朝人物眼部打光可使眼睛像镜面般透亮,但不能与主光相冲突。4.环境光:即底子光-加亮场景。5.逆光:采用侧逆光会令画面层次丰富。五、视听元素之“色”色:一切被摄物的外因,同光密不可分,若光线不同,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色是不同波长的光线投射到人眼中而产生的感觉,同人的心理有很大联系。色的表现性依赖于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文化影响,颜色还具有叙事意义。日景用高色温、夜景用低色温加以表现。色彩大部分呈表现性,介入叙事的不多。“色”的作用类型主体:构成被摄体的一部分,运用光线可描绘环境,表现景物轮廓及质感情趣等。手段:构成整个画面的视觉基调,做到与上下镜头衔接及与整个视听风格的融合。光色的混合性表现力——色彩由光决定。六、视听元素之“声”语言:所指为文字意义之外的内涵,源于剧本的半成品性(导演、演员进行的后半诠释)。导演对剧本的理解,不同演员的个性化诠释赋予台词以生命。人声:因影视作品的表现主体是人,所以影片中的声音也主要表现人。人对人声最敏感,人的形象、气质与声音密切联系。语言的特征直观性:电影对象是直观的,没有可见的物体则不能被拍摄。语言文字可面对抽象而电影则无法表现抽象概念。多义性:抽象的东西——具体物——抽象的东西(此过程中产生多义性)人声由于熟悉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音响效果却有可模拟性。环境声与空间环境声:现实中的声音主体,起一种陪衬作用,任务是选择性纪录(非加工性)。音响动作效果源于舞台效果。好莱坞声音主要录台词,而欧洲的电影中自然声较大,把空间音响提得很高。有源音乐与效果有源音乐:与环境声有相似性,但更带有设计色彩。效果性音乐也是有源音乐,处理得好的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子弹穿透头盔声响。电影全数字化从声音开始。注意:区别有源音乐与配乐的模糊界限。配乐和音效配乐:影视中的音乐。导演可用视听手段弥补剧作情节的不足。音效:外加的声音效果,是对环境声采取的有选择的夸张、缩小及特殊变形处理。旁白并非纯粹起叙事和说明作用,可用作表示内心活动,甚至只作为一种声音元素或一种音效存在。•复习课本内容•自习剪辑软件:•premiere\绘声绘影等•准备可摄像用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