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项目中国世界综述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各国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政治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共关系走向对峙,国民党发动内战。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国民党退踞台湾,造成现今的“台湾问题”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冷战”开始经济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内战政策,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英、法、日、苏等国的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考点34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8年1考)•【中考说明】中考说明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识记)•(一)背景•1.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2.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二)目的: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乘机歼灭敌人•(三)概况: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四)结果: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野战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陈毅等率领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五)意义•1.保存了军队力量,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鼓舞了陕北军民及全国其他解放区军民的信心•2.有力地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识记)•(一)背景:为改变“敌攻我守”的战局,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大别山地区•(二)时间:1947年夏•(三)概况: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跨过陇海铁路,千里挺进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直接威胁南京、武汉•(四)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2018,15];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标志着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随后,其他战场•三、三大战役(识记)•(一)背景•1.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人,攻防能力大大提高•2.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士气低落,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3.中共中央认为国共两党军队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二)战略目标:与国民党军队主力作战并将其消灭(三)、南京解放1.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23日,人民解放军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长达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占领南京2.意义: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四、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识记)主要原因1.国际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2.国内形势:人民厌战,渴望和平3.国民党内部原因:①政治上,国民党一党独裁,自身腐败,内部分裂。②经济上,滥发纸币,物价暴涨,经济崩溃。③军事上,战争具有非正义性,将领指挥不力。④思想上,发动内战,丧失民心•五、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识记)•(一)原因•1.从战争性质来看,蒋介石勾结美帝国主义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意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失去了民心;而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解放战争属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战争,深得民心•2.从政权性质来看,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原因•3.经济上,国民党统治腐败,经济濒临崩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4.军事上,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并抓住有利战机,及时展开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二)认识: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援解放战争,组成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加速战争胜利•(三)启示:党和政府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