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项目世界中国综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晚清腐朽统治不断加剧,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地位发生变化(德国高于英国)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较快,进入“黄金时代”政治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低于英国);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随后的北洋政府仍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中国被迫加入协约国作战思想无产阶级理论更加完善,并指导无产阶级进行不断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考点55“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8年1考)【中考说明】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知道凡尔登战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识记)(一)形成背景1.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4.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二)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成员国“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四)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张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五)形成过程1.“三国同盟”(1)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过程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两国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这是两大集团最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对当时最敏感地区争夺的必然结果(2)后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2.“三国协约”•(1)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俄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2)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也改变传统“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3)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双方调整了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六)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七)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二、萨拉热窝事件(识记)•(一)背景: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二)时间:1914年6月28日•(三)地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四)经过:1914年6月,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五)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六)认识•(1)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确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应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活动,爱国主义不是恐怖主义的理由和借口•(2)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会直接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3)萨拉热窝事件是刺杀行为,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但其后果却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2017,21(2)]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一)背景1.客观: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牵一发而动全身2.现实: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3.其他: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二)原因1.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根本原因)[2017,21(2)]2.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索)4.其他原因: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三)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四)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德、英、法随即参战(五)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与“三国协约”(英、法、俄)(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六)主要战场(欧洲)1.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主要战场)2.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3.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七)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俄军在东线进攻,塞军在南线击退奥军;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发生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使大战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俄国退出大战(十月革命后),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八)重大战役1.凡尔登战役(1)背景:1915年,西线战局呈胶着状态(2)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3)交战双方:德军和法军(4)概况:1916年初,德军决定进攻凡尔登,企图将凡尔登战役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2月到7月,德军向法军发起进攻。法军毫不退缩,顽强抵抗,后来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秋季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到12月,法军再次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5)影响:①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地狱”“屠场”②此战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点•2.索姆河战役:索姆河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此战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九)结束过程•1.美国参战•(1)时间:1917年4月•(2)借口: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3)目的:捞取战利品,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后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于有利地位(4)作用:美国参战使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战争形势对同盟国更为不利•2.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随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3.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底,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宣布独立,奥匈帝国瓦解•4.德国革命: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5.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十)性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虽然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的目的,但这不能改变大战的性质)•(十一)特点•1.时间长:历时4年零3个月•2.范围广:共有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3.危害大:新式武器(飞机、潜艇、坦克、大口径火炮、毒气弹等)的运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双方共支出军费2000多亿美元•(十二)影响•1.总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2.对世界格局:(1)摧垮了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开始崛起,国际联盟建立起来,国际关系新格局出现•(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3)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3.对欧洲:(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2)战争使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四大帝国被摧毁,战后产生了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3)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4)在精神领域,人们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危机感4.对中国:(1)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黄金时代”(2)日本趁机扩大侵华势力,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5.对人类生活:加速了新技术和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兴起(十三)启示:战争是残酷的,破坏是巨大的,我们要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使自身发展,要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泛滥;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强有力的国际协调机构,解决国际争端【拓展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1)从战争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2)从战争进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和瓜分领土的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充分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3)从战争结局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和掠夺,巴黎和会更是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