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命题点一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不同点开始时间1921年1933年1978年领导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不同点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共同点都是在不改变社会性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在经济状况欠佳的背景下大胆创新;经过改革,经济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启示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采取恰当的政策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美苏两国采取的措施的相同之处在于()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命题点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及启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点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疯狂扩军备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建立的国际机构国际联盟联合国建立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点对中国的影响虽然是战胜国,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均使中国主权受损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中国也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明显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同点根本原因相同:即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相同: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在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新式武器,在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启示:1.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2.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等。题组一罗斯福新政史料一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罗斯福竞选总统时的演讲史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史料三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常考角度】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各项措施的作用。【考点链接】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德日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腾飞。【知识运用】(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计划”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计划”的作用。【答案】开展救济和兴办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了失业压力,缓和了劳资矛盾,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早日摆脱危机。(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社会救济的举措和特点。【答案】失业救济和创造就业机会。直接救济和间接救济(发放救济金和以工代赈)相结合。(3)根据史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答案】限制生产规模,提供政府补贴;政府提供贷款,稳定物价。为了调解供给,缓解经济危机。题组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一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史料二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苏军的顽强抵抗,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锐部队,为苏军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得到了美国的决定性援助。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共同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铸造成抹不去的国家记忆。【常考角度】二战中的重要战役、会议;二战的性质、影响。【考点链接】中国抗日战争、一战、德日法西斯的侵略。【知识运用】(1)史料一中“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答案】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2)史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役的情况?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此战役中失败的原因。【答案】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的坦克优势无从发挥;德军制空权的丧失;天气因素;苏军的顽强抵抗;苏军正确的指挥领导等。(3)根据史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在战争时期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标志。【答案】日本法西斯侵略威胁到中美两国切身利益(日本法西斯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中美两国合作可以减轻各自战场的军事压力。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