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课件(五四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命题点一中国古代政治1.历代政权的时代特征及表现【关联提醒】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时期;四个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西晋(280年)、隋朝(589年)、元朝(1279年)。2.古代著名的治世局面汉朝“文景之治”、汉武帝的鼎盛局面;隋朝“开皇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康乾盛世”。3.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虽然也有分裂时期,但分裂只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联提醒】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一制度引发了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到明朝废除丞相,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如秦、汉、明、清四个朝代。(3)评价①该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安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②该制度也会激化阶级矛盾,导致暴政统治和政治腐败,在明清时期阻碍社会的进步,这是它的消极作用。4.科举制的发展阶段及评价命题点二中国古代经济1.古代农业的发展【关联提醒】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其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的表现是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等;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另外要依托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政策及土地制度等。2.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关联提醒】在古代小农经济之下,手工业只是农业的补充,二者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3.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关联提醒】中国古代一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作为“末业”发展受到限制,但仍有所增长。唐宋元时期,我国商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以宋元为临界点,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闭关、海禁政策的推行,商业发展明显受限。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中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提醒】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先秦:走在世界前列;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和发展;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休养生息政策:多出现在战乱之后或新王朝开国前期,其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典型代表是汉初和唐初。(2)“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思想的表现,从战国商鞅变法到清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和社会经济发展;但长远来看,它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长期落后。(3)“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推行的一种自卫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该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但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长期闭目塞听,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成为中国由先进到落后的转折点。【热点速递】热点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公历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命题链接】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设问】一、趋势类1.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发展的哪些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皇权专制不断加强。(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3)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二、因素类2.影响政治制度创立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三、影响(作用)类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和抑制暴政。四、认识(启示)类4.从古代制度与机制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制度与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治制度创新要与国情相适应;政治制度创新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鉴等。5.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1)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3)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4)发展经济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注意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利;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