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总复习2019专业篇应考篇突破篇考点篇目录Directory专业篇Part01专业篇:最后阶段,历史复习八字方针1、回归。指的是回归教材,一定要将教材(主要是课本)落实一遍。必须背知识点,现在背不会遗忘而且立即用得上。现在必须背,过去投入少,现在发挥“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优势。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核心概念必须落实。本教材的每章导语部分、每节课前提示部分必须了解清楚。2、翻阅。将试卷提前整理装订。看做错的、典型的。个人改错本现在要集中看,关键时候要用得上。3、充实。每天有计划有安排,手头时时有事做。不要让自己闲下来,人闲就空虚,胡思又乱想。每天有收获,每天有成就感,要越做越有信心。不奢望重头再来,一定有侧重有取舍。4、常态。不考虑过去做了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只考虑当下。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我们还是过去活法,不改变不调整,不惹事不创新,睡眠可以增加一些,锻炼不可放弃不管,该干啥还干啥!专业篇:历史复习的四个关注主干知识(教材+知识要点)【说明】用好手中教材,主干知识的详解在教材。可以采取划线法,主干知识完成一个划掉一个,心中有数,增添成就感。阶段特征(单元前言)【说明】历史思维的展示在于阐述与说明,而学科必须有历史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时间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便于定位历史人物、事件的历史环境,必须烂熟三单元内容之阶段特征,核心概念(教材涉及)【说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精准掌握是客观题选项迷惑性能否排除的关键。学会将一些相似相近相反的概念进行比对。现在的考察从来不会孤立设计某个单项知识或概念,所以客观题大多就是比较题。期末试题(去年真题)【说明】命题大稳小变,继承为主,创新为辅,区期末命题近年来大同小异,变化只是增加了观点论述题。我们更要领会命题意图和答题思路。与命题专家一条心,站在阅卷者立场思考问题。题型训练(解题方法)【说明】解题总有思路,同类型的试题总有大体相同的思路,能够找到共同性的模式,就可以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研究模板同时不拘泥。应考篇Part01应考篇:历史应考策略:1、历史考试前一科为语文,时间紧,要提前上好厕所,适度补水,根据天气变化是否加衣、敞衣、短衣,以穿着舒适为易。提前五分钟到考点。2、回顾一下考试策略和个人注意的事项。在大脑过过电影,稍微提醒自己,增强有意注意。积极暗示自己,保持高昂斗志,丢下前面所有已考过得学科,猴子掰玉米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手中只一个,集中精力到本场考试。3、检查试卷,是否缺页(试卷有总页数标示);是否有漏印破损(正反翻一下);4、抓紧时间整体浏览所有试题特别是设问,对全卷的难易度有个初步判断做好预案。感觉简单,暗示自己要细心不要图快;感觉偏难,告诫自己,大家都一样做好攻坚心理准备;感觉阅读量大设问多,提醒自己适当提高速度。应考篇:历史应考策略开考铃响后(正式答题,各显身手)【做题原则】5、先客观后主观,先易后难把控时间。选择题平均40秒一个题,个别难题不要超过2分钟,30个题尽量控制在25分钟以内,包括涂卡。6、稳做选择题。选择题分值高,速度重要,准确率更重要。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看清题目要求再下手,千万不能粗心。7、认真读题,划层圈点,把握主旨。不在审题上下功夫,永远不会获得好成绩。历史就是突出在新情景下考察学生能力。8.相信第一感觉,不轻易改答案。不会的和拿不准的选择题也要根据理解和第一感觉选择一个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然后在该题上做个记号,是否更改留待检查时做出决定。9、涂卡要准,稳收账中。将客观题选出的ABCD标在题号前面,便于转抄答题卡连读答案方便。一定在做主观题前将客观题答案涂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为后面时间紧张,出现选择题一个漏选而导致涂卡顺序出错的情况。应考篇:历史应考策略10、要坚持“审题慢,做题快”的原则,不在审题上下功夫,永远不会获得好成绩。如果审题出了偏差,这就好比同学们语文作文写偏题一样,轻则难夺高分;重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毫无收获。我们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情商一定要高,而情商高反映到我们的考试上就是要求我们的同学们要善解人意,要明确出题人到底在问什么,到底需要我们答什么。这里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有的题目材料较长,阅读量大,这时可以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有意识的读材料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审题主要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带着设问中的有效信息再去全面深刻地提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以一定要重视审题,题要慢慢审,先想好思路再动笔!思路想好了,下笔自然文思泉涌。如果我们做每个材料题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花在审题和想思路上的时间应该有1-2分钟。突破篇Part01应考篇:历史应考策略加强版【主观题讲究卷面】1、美观化。字不一定艺术但一定美观好认,整体布局悦目。书写要工整,布局和谐。不要求每个同学都是书法家,但字一定要写得整洁清晰,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并且要在指定区域内作答。你改不了自己字体但是改卷面布局整洁。2、段落化。每段首空两格,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自然分段,引导词放在醒目位置。不要段落太多,反对一句一段十四行诗。3、要点化。不要一股脑写一大片,要有条理,按知识点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语言,不要出现要点交叉打架和重复,要分层回答,指示词引导,序号自然分开。4、术语化。是指所答文字尽量体现学科专业术语,尽量用书本原话,不要口语化。必须紧扣材料,紧扣设问,不要脱离设问,脱离材料答题,关键词要到位。突破篇:应对基本原则1、做完选择题必须逐题检查,不仅检查题目是否做对,还要检查是把答案正确涂卡;2、材料题要认真写完,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3、最后一道论述题,要观点明确,不得用短语、疑问句等形式表达;论述至少两大点以上;最后的结论,在观点的基础上要有升华与提高,不得完全照抄观点。【解题速度提高技巧】1、知识熟练;2、阅读速度;3、思维敏捷;4、书写速度;5、恰当的书写量考点篇Part01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年代尺上的历史581年隋朝建589年隋灭南陈605年始凿运河隋炀帝杨广科举制正式创立618年隋朝灭亡隋朝历史618唐朝建626玄武门之变641文成公主入藏627-645玄奘西行754鉴真东渡日本755763安史之乱907唐亡五十国始唐朝历史藩镇割据907五代十国始唐亡后梁建916北宋建契丹建960年1115金建金灭辽1125年1127金灭北宋1206蒙古国建1271元朝建元灭南宋1276元亡明建1368五代十中国及辽宋夏金历史1368明朝建1405-1433建北京城郑和七下西洋1406年16C中戚继光抗倭葡占澳门15531616努尔哈赤建后金1636清朝建1644明亡清入关郑成功收台湾1662签尼布楚条约1689明清历史1684设驻藏大臣17271771土尔扈特回归设台湾府隋至清的时代特征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辽宋夏金时期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明清时期朝代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君主专制不断加强。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P2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文帝为巩固国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P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炀帝开通大运河(605年)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三地:三个中心四段:分为四段五河:贯穿五大水系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综合政治上: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文化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618唐朝建626玄武门之变641文成公主入藏627-645玄奘西行754鉴真东渡日本755763安史之乱907唐亡五十国始唐朝历史藩镇割据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谏臣:魏征(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的革新措施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创立殿试制度;③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治国措施影响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在位)治国措施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农业手工业兴修水利工程纺织业蜀锦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商业繁荣: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国际大都会唐蕃和亲的历史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唐朝的民族关系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书法绘画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询:《九》颜真卿:阎立本:吴道子: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淳朴厚重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端正雄浑柳公权:方折峻丽《送子天王图》《步辇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什么是遣唐使?有何意义?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前五次均失败,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十余年后,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辩机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安史之乱原因1、朝政腐败(任人唯亲)2、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3、外重内轻局面出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安史之乱时间755年叛军首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经过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安史之乱结果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2.唐朝灭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