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论语》六则◆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文言文知识归纳(1)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②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不解)(2)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理解,领会)【而】学而.时习之(顺承连词,并且)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却)(3)古今异义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常用于表示许可或可能、能够)②三十而立.(古义:成就;今义:站)(4)词类活用①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5)特殊句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表示反问,可译为“不也……吗”)◆主题解说课文中所选的六则《论语》,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结构图解◆重点探究师:本文所选的六则《论语》,有的谈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的谈到思想品德的修养,请具体分析。生甲: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有五而志于学。生乙: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丙:思想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难点突破1.师:《〈论语〉六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秀品质?生:孔子认为,自己周围一定有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一定有有缺点、有错误的人,要学习前者的长处,避免后者的短处。这种学习别人优点、以别人缺点为戒的虚心好学的精神,非常可贵。2.师:孔子终身学习取得了什么效果?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流传至今的成语(1)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2)三十而立:三十岁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3)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4)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不逾.矩()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yuèyùnwǎngyúdàihào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择其善者而从之(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怨恨)(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做)(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惘”,迷惑)(疑惑)(5)不逾矩.(法度)(6)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以……为乐)(8)吾十有.五(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表明温习学过的知识能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孔子谈虚心求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史为鉴,可明得失。”由此可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中华民族向来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我们可以引用孔子说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我们常说的“子曰诗云”的“子”指的就是孔子。C.《〈论语〉六则》讲的都是学习方法。D.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等,并根据鲁国的史料,整理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C6.本文中的“而”在这有两种用法:顺承和转折。下列句子中的“而”,表顺承关系的有______,表转折关系的有___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E.学而不思则罔ACDBE7.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的《论语心得》,对人们来讲无疑是一份心灵鸡汤,可口养心。她从心灵之道、理想之道等七个方面拉拽人们下滑的道德底线。如果你是于丹教授,请你谈谈孔子《〈论语〉六则》中的学习之道(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给正在学习阶段的中学生以帮助。学习方法:首先,学习的过程重要,但复习更重要,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次,孔子强调学思相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首先,孔子在《〈论语〉六则》中倡导要热爱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学好的前提;其次,要虚心好学,学习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常)(2)有朋.自远方来(朋友)(3)温故.而知新(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4)四十而不惑.(疑惑)9.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学业上就会疑惑而无所得。(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则加以改正。10.《论语》中有些语句后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请你从文中找出至少三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亦乐乎__温故知新__三十而立11.由“学而时习之”可知,孔子主张将“学”与“习”统一起来。那么,“学”与“习”各自代表着什么?二者结合起来的好处是什么?“学”代表认识的过程,“习”代表巩固的过程;只有将“学”与“习”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采纳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警惕并戒除。(意对即可)1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示例: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寢,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意思。(1)诲女知之乎?___通___,意思是:____。(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通___,意思是:______。15.翻译下面的句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女汝你知智智慧16.用选文中的原句填空。(1)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应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点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君子”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7.《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请写出下列出自《论语》中的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1)子谓《韶》:“尽美矣,有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尽善尽美举一反三道听途说18.综合性学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渴望与中国打交道、希望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至今为止,全世界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4个“孔子课堂”。如果你所在的学校也要开设“孔子课堂”,为了调动全体师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请你帮助语文老师出谋划策,完成下面的任务。(1)为“孔子课堂”拟一则醒目、响亮的宣传语。领略先哲风采,弘扬民族文化。(2)在布置“孔子课堂”时,为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请你选择一些合适的张贴、悬挂物品,并就其中一种物品简述理由。(物品不少于两种)孔子画像、古今书法名作、京剧脸谱等。示例:古今书法名作;理由: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书法艺术凭借它“真草隶篆,诸体皆备;风格笔法,各有千秋”的特色,尤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与纯粹的特点。(3)最近,你们班要迎来一批来华交流学习的国外中学生。请你为他们在“孔子课堂”的具体学习内容出谋划策。孔子经典语录、古典优秀诗歌、中国传统礼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