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研究姓名:张九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胡和勤20090415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研究作者:张九安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闯.YANGChuang国际形势、外交战略与政策选择--试论中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宏观外交战略与政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1)本文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中国制定外交战略必须考虑解决的几个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应该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实力、周边环境和当代世界的主题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争取国际和平环境,正确地制定对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外交政策.2.学位论文吴斗灿论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其对朝鲜半岛政策2007对位于朝鲜半岛的韩朝两国来说,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在未来将如何展开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要说明中国的对朝鲜半岛政策,有必要先了解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本研究的思路是,分析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与原因,并找出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与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毛泽东的“一边倒”战略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的几次调整既对中韩、中朝双边关系产生影响,又对半岛上韩朝两国关系上的变化产生影响。“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目的的外交战略。因此当时中国的对朝鲜半岛政策是都从安全利益考虑出发的,在此背景下,中国参加了朝鲜战争。“一条线”战略的目的是,一方面为了避免苏联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追求同美国的经济合作。这一战略影响到了过去美日韩同盟与中苏朝同盟竞争关系的瓦解以及韩朝关系的缓和。在邓小平时代,世界格局有所变化,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心也随之改变,开始重视发展利益。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出现务实主义的倾向。外交总体态势是确保经济利益。“独立自丰与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是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而进行的大转变。中国因而认识到发展中韩关系的重要性。冷战结束后,面临国际形势的变动以及对内对外的困难局面,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中的实用主义路线得到加强,1992年的中韩建交成为划时代的转折点。此后,中韩关系得到了大大的发展,中朝关系也正在从传统的血脉关系向正常的国家关系方向调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加,最近中国不仅重视发展利益,而且开始对国际参与利益表现出关心,并努力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软实力”等课题展开着活跃的研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如上所述,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朝鲜半岛政策。本文逐个分析了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心从安全利益到发展利益再到国际参与利益的转变,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对其朝鲜半岛政策的影响。3.期刊论文高英彤.刘彤.GAOYing-tong.LIUTong从邓小平的外交战略到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在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在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她向世界完整准确地传达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善意和意志.4.期刊论文姚琼瑶.YAOQiongyao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演变-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6)改革开放30年来,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也随之而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再到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中国这30年的外交战略的制定,与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5.学位论文周焱堃解析儒家和睦思想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及实践创新2008近年来,中国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对时代和中国自身发展规律、趋势认识的深化,以及国内执政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旗帜,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系列政策主张的提出,形成了以和平发展道路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途径,内促发展、和谐,外促和平、合作的系统主张,明确回答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后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等国际社会的关切问题,宣示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的中国致力于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致力于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致力于实现与各国互信协作,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着眼点相一致,与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相一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一致。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在中国传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和睦思想的内涵,整理出和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整理薪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和实践所体现和反映传统儒家和睦思想的方面,最后试图总结出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对新中国外交战略和实践影响的原因及特点。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传统儒家和睦思想的含义进行梳理和提取。首先将传统儒家和睦思想的核心含义中和思想,以及和睦思想的本体论中庸思想进行提炼和论述。然后对传统儒家和睦思想的外延,即和睦思想方法论忠恕思想和义利观进行论述。进而整理和提取出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在施政实践中的指导理念,也就是德政思想和仁政思想。第二部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冷战前这段时间里中国外交战略和实践的整理,提取出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体现。在这段时间,可以说主要就是反映以行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运用儒家和睦思想制定和实践的外交战略。这一时期第一部分改革开放前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俱兴,新中国在摸索中前进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第一代领导人在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我国外交战略的整体规划,对我国外交方针和外交特点总体制定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在中国外交战略和实践中的初步运用,处在探索阶段。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到冷战结束前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第一代领导集体思想和精神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冷战结束后,我国在外交战略和实践中对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完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形成,以及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战略目标的提出。这也是我国在外交战略上对儒家和睦思想的一大创新。第四部分在梳理和总结传统儒家文化和睦思想在我国外交战略和实践中的表现后,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归纳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进而总结出传统儒家和睦思想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有着重要影响的原因,从而论证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同于西方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而不是武力征服之路,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会威胁其他国家的生存和发展。6.期刊论文叶江.YeJiang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特点及走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3)本文通过比较具体地对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走向作考察和分析,进一步厘清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发展的前景,认为:坚持国家利益,参与国际制度,推进多边主义,建设和谐世界既是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特征,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导向.而这样的导向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邓小平外交思想,以及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也是相互协调的.7.期刊论文曹泳鑫论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6)从20世纪国际体系变动的全球视野,论述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在关于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富强、变革国际秩序等方面所具有的深层内涵,从中突出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所包容的历史文化、制度文化和时代背景的独特性,才能深入阐释新世纪的中国在面对新的国际政冶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和平战略抉择及其理论导向,从理论上对强权政治和中国威胁论加以批驳,并对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作深入认识.8.会议论文楚树龙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2005自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二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坚持这样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方针。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这一方针基础上,中国更加明确地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外交战略思想和目标,在世界上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的新型世界观和外交哲学与理念、思想、目标和主张,展示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外交战略方向。本文介绍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和谐思想和方针,并就其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进行简述。9.期刊论文孙建社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转变:由强调斗争到主张合作-社会主义研究2008,(3)在近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外交战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强调一边倒和反帝反修为主要内容的斗争观,逐渐转变为当今主张的国际合作.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转变不仅是为了顺应当前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潮流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与各国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如今,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观,推动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开创了以多边合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外交新局面.10.学位论文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2005从对“中国威胁论”的疑问出发,笔者认为:要反驳或者证明“中国威胁论”,就必须研究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合作性与冲突性;而要理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合作与冲突,就必须要了解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因为不同的战略选择其中所包含的合作性和冲突性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文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国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外交战略选择?针对该问题,历史文化模式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了外交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意识形态模式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决定了中国战略选择的框架;现实主义模式认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源于中国对利益得失的权衡。由于这三种模式都存在其缺陷,笔者试图寻找一个更加中观、准确的变量来解释中国的外交战略行为,这个变量就是国家身份。近些年来,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身份”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大的兴趣。在国际关系理论学界,身份理论是随着建构主义的崛起而逐渐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前,身份不仅是建构主义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国家的社会身份,即国家是如何在不同的团体划分中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的。社会身份的形成源于人们的认知需求。从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过程上看,一般需要经过社会比较、社会类化、社会区辨和社会定位四个阶段,最后才会形成一种“我们感”的共同体,也就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几十年的实验过程中,社会身份理论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即:个人或群体总是会更偏向于内团体而排斥外团体。根据社会身份理论,我们对国家的社会行为提出了如下假设:国家会更偏向于内团体国家,对于自己所认同的国家集团会从双赢的思维出发,选择积极合作的战略;对于外团体国家,一般会从非零和的思维出发,在双边事务中选择部分的参与和合作;而对于敌对性较高的外团体国家,一般会从零和的思维出发,在战略上选择不合作或冲突。根据不同的身份认同,笔者将1949-2004年的中国外交分为四个阶段,并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的战略选择来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其步骤如下:首先是确定这一时期中国的身份认同;接着根据该身份,提出对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具体假设;最后,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例子来对其进行证实或证伪。1949-1956年,中国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可以假设:中国将对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