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我用残损的手掌◆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36年创办《新诗》月刊。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因盛名一时的诗歌《雨巷》而被誉为“雨巷诗人”。◆背景介绍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12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主题解说本诗中诗人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在对比中表现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结构图解◆疑难探究1.如何理解“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绪不再低沉,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但感情上无比向往。这是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的描述。2.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将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形成鲜明对照,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前半部分沦陷区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诗作的感情色彩完全是冷色调的;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感情色彩完全是积极、暖色调的。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写作借鉴(1)诗中运用了许多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诗人用这些词语使诗歌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2)运用象征和对比手法。诗中“残损的手掌”既是具体指被日寇酷刑折磨后诗人受伤致残的肢体,又象征被侵略者践踏沦陷的祖国的“广大的土地”。诗中将前一部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与后一部分解放区的温暖、明朗进行对比,突出诗文的中心。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无误的一项是()A.灰烬.(jìn)摸索.(suǒ)锦嶂.(zhànɡ)堤.上(dī)B.残损.(sǔn)彻.骨(chè)荇.藻(xìnɡ)轻抚.(fǔ)C.蓬蒿.(gāo)蝼.蚁(lóu)揉躏.(lìn)驱逐.(zhú)D.掠.过(luè)憔粹.(cuì)荔.枝(lì)蘸.着(zhàn)B2.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将序号填入括号内。(可多选)A.赞美B.痛惜C.向往D.眷恋E.惆怅(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2)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3)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BDBEAC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地表达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2)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诗人这样说有以下寓意:①诗人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海峡再深也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进程,所以说是“浅浅的”;②海峡再深也深不过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与对祖国的感情相比,海峡是“浅浅的”。3.(2016,宜昌)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①____:勿傲、勿暴、勿怠。②____:宜和、宜静、宜庄。”学生出入,知所儆戒。A.颜色B.气象BA4.结合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列诗句的表达作用。(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写出了国土被侵略者践踏的凄惨景象。(2)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太阳”和“春”比喻什么?)比喻解放区,暗示只有那里才能给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5.(2016,仙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B.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C.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D.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B6.(2016,淄博)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D【点拨】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不是反问句,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项可以看作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故选D。(一)请阅读全诗,然后答题。7.诗歌中提到了“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诗歌中括号内的文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祖国大地(祖国山水)。不能删。括号内的文字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出了家乡春天的美好,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后面的现实形成对比。8.“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三个句子中加点部分各指什么地方?“这一角”和“那一角”均指沦陷区,“那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9.诗歌中有两处对比,请用具体的语句予以说明,并简要说说对比的作用。(1)家乡(沦陷区)被日寇侵占前后景象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沦陷区与解放区景象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解放区的热爱和向往10.“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两句历来受人称道,请你赏析这两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使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以温柔美妙的人生感受来突出解放区的光明和温暖,给人以温馨亲切之感。(二)中国不亡,有我!齐邦媛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抗战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为了庆贺他七十岁之成就,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现的中国》一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节选自《巨流河》,略有删改)11.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回国后,创设南开大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一九三六年,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1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张伯苓看着国帜三易,国力衰微时内心的无奈、痛心和悲愤,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爱与责任感。温馨提示:如何赏析词语首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和语境义。其次,分析词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次,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分析使用该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该词写出了……(意思),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了……13.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理解。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张校长对我们的照顾细致周到;无论国家民族处于何种境地,张校长和他的故事总是给“我”勇气和力量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