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1276年南宋朝廷投降元朝以后,文天祥重新组织抗元武装,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寸土血战,给予入侵者以沉重打击。•但因敌我众寡悬殊,作战连连失利,不幸于1278年底,在海丰附近的五坡岭兵败被俘。被俘第二年,文天祥被押解到珠江口外的南海水域的零丁洋时,面对浩瀚苍茫的大海,遥想山穷水尽的朝廷,禁不住忧愤交加;而“零丁洋”这可怜的名字,又深深触动诗人孤苦的心,使他抚今追昔,生出无限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恨。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律诗《过零丁洋》。写作背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整体感知明经入仕——隋朝以来,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必须刻苦读书,通过科举考试。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也就是“经”。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为一周星,四周星就是四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逐渐消歇的战争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宋朝的军队自临安弃守,恭帝被俘,南宋已在事实上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右丞相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在逃难中惊悸而死,左丞相复立的八岁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此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子被囚,大儿丧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手法,把国家局势比作风中柳絮;把个人身世比作雨中浮萍。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的惨状和自己身世的坎坷。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结合,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担忧与悲叹。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令人惊恐。1277年,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而今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怎能不感到孤苦伶仃。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巧妙地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了经历也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境遇的危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正气歌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阒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课堂小结山坡羊·潼关怀古曲牌名·题目【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走近作者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相关介绍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写作背景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整体感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怒”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河水的奔腾澎湃。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踌躇”写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引出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眼,升华了主题。从现实描写转为议论。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在写法上,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