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作家作品《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较完整地记述了250余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情况,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文体知识历史散文: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以记言为主,兼记事;《战国策》以记事为主。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历代官方编辑的“史书”用的都是纪传体。◆主题解说本文以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贯穿全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结构图解◆疑难探究师:为了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本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具体分析。生:①将曹刿与乡人对比,衬托出曹刿抗敌卫国的责任心和爱国热忱;②将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鲁庄公的政治无知来衬托曹刿政治上的深谋远虑;③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稳重;④以鲁庄公军事上的无能衬托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通过这些对比、衬托,一个出身下层而高度爱国、深谋远虑、才能出众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课堂点睛省略句式古今汉语都有省略成分的情况,但又有所不同,古汉语中省略成分的情况更多,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成分在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一般用括号把省略的成分括起来。答题技巧: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3)省略宾语。如:可以(之)一战。(《曹刿论战》)(4)省略介词。如:①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②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曹刿(guì)遂逐其师(suì)下视其辙(zhé)B.登轼(shì)彼竭我盈(yíng)一鼓作气(zuò)C.旗靡(mǐ)弗敢专也(fú)夫大国(fū)D.玉帛(bó)又何间焉(jiàn)小惠未遍(biàn)【点拨】“夫”应读fú。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小惠未遍(遍及、普遍)(2)必以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3)忠之属也(类)(4)齐师败绩(大败)(5)既克,公问其故(已经)(6)夫大国,难测也(推测,估计)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1)又何间焉古义:_参与_今义:_隔开,不连接(2)肉食者鄙古义:_浅陋,指目光短浅_今义:_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3)衣食所安古义:_安身_今义:_安稳,安全(4)牺牲玉帛古义:_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_今义:_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放弃、损害_一方的利益(5)再而衰古义:_第二次_今义:_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6)小大之狱古义:_指诉讼事件_今义:_监狱(7)可以一战古义:_可以凭借_今义:_能,行(8)忠之属也古义:_尽力做好分内的事_今义:_忠诚,忠心(9)弗敢加也古义:_虚夸,夸大_今义:_增加(10)齐师伐我古义:_攻打_今义:_砍4.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请结合语境解释。(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5.下列加点词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请结合语境解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发现他们的车轮痕迹散乱了,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7.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3)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相照应的句子是: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_。(4)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相近的句子是:_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_。(一)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弗敢专也(独自享有)(2)小信未孚(使信服)(3)必以信(实情)(4)彼竭我盈((士气)枯竭)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彼竭我盈,故克之。他们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1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1.文章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12.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13.(北部湾中考)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C.本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二)(聊城中考改编)【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皆初气过锐(都)(4)渐就衰竭之故(原因,缘故)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登轼而望之气已竭而复振B.公将鼓之久之,目似瞑C.吾视其辙乱其如土石何D.国藩于此数语战于长勺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用尽罢了。17.在对战争中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18.对【甲】【乙】两文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引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点拨】鲁庄公虽然在军事上无知妄动,但他能虚心听取曹刿意见,说他是昏君有失公正。【参考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用尽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19.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让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结论:君主要善于采纳谏言,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理由:课文中的鲁庄公因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材料中的赵王因不听蔺相如和赵母的劝告,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所以说,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