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秀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记优秀党委书记先进事迹第一篇范文:记镇党委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文章标题:记镇党委书记个人先进事迹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老调新曲”张育葆在乡镇摸爬滚打十几年,是个不甘落后的“主儿”。一路风尘一路歌,先后担任过四个乡镇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他,2005年元月又调任临西镇任党委书记。两年来,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赢得全乡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菲的业绩。去年以来,临西镇先后被邢台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实绩突出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二年在全县项目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谈起这些变化,张育葆笑着说:“乡镇工作老三样,干部树了正气,群众个个顺气,发展没个不硬气。”抓干部队伍,唱响“正气”歌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给乡镇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干部处在诸多矛盾的焦点上。张育葆把抓好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了“第一要务”,始终以自身影响带动干部,以制度约束激励干部,以真情关怀感动干部。正气的领导才能带出正气的干部。“其身正不令而行”,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到任后要求别人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己也整天拧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个上下班。他是个孝顺的儿子,年迈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的老父亲半瘫在床五年,生活不能自理,父亲需要他的照顾,但是他说全镇的3万多父老乡亲更需要他。2003年“非典”期间,他吃住在乡,一蹲就是2个月,他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有睡过一次安生觉,长期下来,他闹肠炎,一夜拉了四次肚子,但他还是坚持指挥在战斗的第一线。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抗击非典胜利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看望他的父亲。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泪水夺眶而出,老父亲看到又黑又瘦的他,禁不住老泪纵横,妻子看到他瘦了一圈,暗暗地抹眼泪。就这样,张育葆数年如一日,常常在晚上抽出时间看望一下老父亲,没有因此请过半天假。“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为了工作起来超脱,他要求镇机关干部不允许与村干部有任何金钱来往,不准在村干部家吃喝。几年来,他也从未动过村里的一分钱,没有在村干部家中吃过一顿饭,喝过一次酒。桃李不言,蹊自成。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临西镇的镇村干部廉洁奉公,克己自律,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干部的好形象,提高了群众对干部队伍的信任度。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张育葆对干部严要求是出了名的。结合临西镇实际,建立健全了学习、工作、管理、考评、监督、党员培养、公开选拨、末位淘汰等8大类规章制度。条条制度都是所有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去年年终测评,有一位支部书记被评为不称职,扣发了全年的工资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诫免。本人找到张育葆要求照顾,张育葆对他讲,“不是我要处理你,是制度要处理你,要我照顾等于要我修改制度”。他任临西镇党委书记以来,先后换了三名村主要干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部,因计生工作对一个村的支书、村主任、计生主任进行了党纪处理;因秸秆禁烧工作对乡的3名领导干部进行罚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张育葆非常注重工作实效,敢于较真。他把下达的各项任务,分解量化若干项指标,作为年终考评及淘汰的依据和标准,成绩突出者重点培养,优先提拨;连续两年排在后三位的下岗待业。有诺必践,两年来先后有11名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如今在临西镇,看不到拖拖拉拉的现象,无论镇机关干部还是村干部,说几点几分开会就几点几分到,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的;布置的任务,说什么时间完成,只是提前,没有错后的,没有一个讲价钱的。张育葆经常说,一个没组织、没纪律的队伍,永远打不了胜仗。张育葆管理干部严不失情,以情感动干部。每一个镇村干部的喜怒哀乐,他都看在眼里,挂在心上,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体贴,把温暖送到干部的心坎上。尽管镇财政并不宽裕,但他从不在干部待遇上打小算盘。张育葆为给机关干部创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他们先后投资20余万元建起14间漂亮的办公室,院内路面全部硬化,对所有房屋屋顶进行修补,搭建公厕、车库,粉刷墙壁,强化了“五小”建设,改善了机关环境。两年来先后提高了三次镇村干部工资和福利待遇。张育葆还是临西镇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的孩子结婚了,谁家的老人生病了,他都第一时间到场,能帮忙的帮忙,能照顾的照顾。领导真情的付出,得到了同志们在工作上的真心回报。镇村干部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八小时以外想工作的人多了,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的人多了,在社会上主动宣传临西镇的人多了……做群众工作,调好“顺气”丸张育葆在党委会上他多次强调,要建设和谐乡镇,首先要要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烦心的事,要大刀阔斧干好群众最揪心的事,要领导带头办妥群众最关心的事,把百姓看得见的事做到位,把百姓看不见的事做到家。村级班子通常是农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要让群众放心、舒心,就首先要尊重群众意愿,选出群众拥护、办事公道、第二篇范文:记乡镇居委会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文章标题:记乡镇居委会党委书记先进事迹小村崛起大市场谁也不曾料想,在6年前还是地处**,**,**三县交界的一个四不靠小村——**县**镇**居委会(原**村),如今奇迹般地崛起了一片棉花大市场——苏北最大的村办棉花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拥有26家棉花购加销企业,产品远销安徽,山东,福建,吉林等18个省,市,2003年实现购销棉花30万担,产值2.1亿元,利税1000万元.而这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领头人,就是现任**居委会的党委书记,**棉花有限公司总经理**.别看**瘦瘦小小,貌不惊人,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是老实巴交,与其一手创办的偌大棉花市场似乎无法对号.然而,翻开**棉花市场的兴盛史,**同志为盘活盘大盘强棉花市场而呕心沥血的富民强村情结却尤为感人.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不信棉花市场不挂牌今年42岁的**头脑活络,凡他认准的事都敢想敢干,群众因此戏称他为犟书记.**棉花市场,就是他犟出来的.6年前,这里的棉花经营无市无场.最初只有13户农民经营国家不愿收购的等外级棉花,属于既无执照,又无厂房的庭院作坊式的地下市场,每户依靠一个橡皮滚筒式人力绞轧机加工生产,主要给外地机械生产厂家提供包装铺垫用产品等.由于次级棉进价低,出手利润高,每户一年也能净赚1,2万元.当时国家棉花购销政策已解冻,**敏锐地意识到,低级棉加工必将迎来艳阳天.他及时组织这13户(其中有4户是**,**县人)低级棉加工户,动员他们变单干为联合,组成航母闯市场,这既可增强这些散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又可迅速盘活盘大棉花市场.可这10多户误认为村里是要把他们管起来,因而谁也不愿转型,其中有7户明里暗里扬言:姓孙的如和我们过不去,敢砸我们饭碗,我们就砸他的脑袋…….那些天,**再三学习国务院和省有关政策,越学心中越亮堂,认准的路,豁出命来也要干到底.为[您阅读的文章来源ˇ好范文wenmi114.com-◇好范文wenmi114.com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把棉花市场由地下作坊推向阳光操作,这年6,7月份,他连续40多个夜晚深一脚浅一脚分别登门做有关户进居转型工作.为开阔小加工户的视野,1998年7月份,**筹上4000多元,包辆汽车,将这13个加工户接到山东夏津棉花市场等地考察7天.7月21日晚11点钟,**到拥有大额资金,产品销路广,有棉花购销大哥大之称的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客商闻老板家动员恳谈后,回家途中因雨后路滑,摩托车不慎跌倒,右膝盖粉碎性骨折,住院第12天,石膏一松绑,他就忍着剧痛,请人用摩托车把他送到20里外的闻老板家.正在忙碌的闻老板见一瘸一跛的**,哽咽着说:孙书记,我服了,跟你干准是阳光大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闻老板共同做这10多户棉花加工户的工作.20多天后,另12户放弃原打的小九九,人力,机械设备,资金,一同进居委会筹建的棉花市场.居委会又及时组织劳力平整出20亩低洼地,实施一期工程.**用家中房产等作抵押,在银行贷款20万元,并通过亲友关系借来23万元,其他居委会干部又筹措35万元用于建厂房.2个月后,6排崭新的棉花加工车间拔地而起.10月1日,**低级棉市场挂牌.犟书记并没松口气,他意识到低级棉市场在质检,交易,融资等方面既脆弱又欠规范.他大胆构想并向上级政府申请,终于征得挂靠棉花购销主渠道的**县供销合作总社,获得了规范资格.前后3个多月,他10多次跑省,市,县有关部门,终于在1999年10月获省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审批,成立了**县**棉花有限公司.**被上级考核授任该公司总经理.公司组建后的2年时间,实现购销棉花17万担,创产值8000万元,利税570万元,居委会集体积累增加160多万元.原地下交易的13户,每年挣的钱比前2年多30以上,他们数着沓沓钞票,打心眼敬佩犟书记的远见和胆识.不信棉花市场盘不大市场办起来了,**心思更远了.他认定,靠作坊式小打小闹,是不会有大发展的.在发展上要跳起来摘桃子,必须在观念上要有新突破,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要想大的,干大的.2000年5月,他和居委会一班人形成共识,决定实施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把市场盘大.这时却有一些好心人替**捏把汗,劝道:适可而止吧,不要把摊子拉得过大,免得树大招风.他的78岁父亲拐着拐杖,找到了儿子,声泪俱下地说,我姓孙的祖辈没做昏事,摊子拉大再弄亏了,对不起老祖宗和乡亲们呀!那些天,**着实吃睡不安,但他坚信党和政府既然给了好政策,就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人致富.这年6月,他牵头报经上级土管部门审批,辟出土地200亩,开办棉花交易园区,并组织7人3个月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高质量交易大厅2000平方米,又建加工车间2500多平方米.引进山东,浙江等拥有棉花加工交易权的老板11家进园区.经过3年拼搏,公司实现购销棉花34万担,创利税2500多万元.2002年12月底,公司被盐城市列入十大重点产业化项目.**为不辜负上级党委政府寄予的厚望,继续盘大盘强市场.2003年2月,又经审批征地160亩,开办棉花市场三期工程.2003年上半年,**等9人冒着非典大疫跑禁区,引进张家港,南通等地客商10家落户园区,总投资3000万元,又新建厂房1.1万平方米.至2003年8月,该公司园区拥有轧花企业26家,轧花,剥绒设备全面采用新型先进技术设备,拥有200型液压打包机10台套,轧花机26台套.2003年实现购销棉花30万担,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1200万元.为让从事棉花交易的客商留得住能安心,去年7月份又新建了三产服务区,内有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场,高雅别致的餐饮旅馆,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中心,开通了有线电视,让客商拥有身处异乡却尤如在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家一样的温馨.不信棉花市场不富民当初创办棉花市场,要土地,要资金,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样大投入大规模兴办市场不切实际,群众得不到实惠.然而**的帐算得很准:兴办市场对群众的带富作用远远超过创办一般的加工企业.如今由棉花市场而带来的富民小康景象令人耳目一新,印证了**的当初想法:这里虽是标标准准的村落,但像城里一样的小吃大排档比比皆是;这里的收花季节,卖花的人流,运输的车辆川流不息;这里每到中午或傍晚,也像城里一样,下班的工人使马路顿时忙碌起来.据统计,**居委会的本居人就有1300人在26家企业中打工,鼓了腰包,使全居90以上的劳力就地解决致富问题,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其中有250多个经纪人年收入四,五万元,**棉花公司也拥有家底近400万元.依托棉花市场,群众植棉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全居1500亩稻麦轮作田改为植棉,亩收入2000多元,是长粮食效益的3倍.一批种田大户也成了致富大户.集体富了,群众也得到了实惠.公司6年来累计拿出集体积累32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999年6月投资20多万元,新建18间标准校舍,实施三新一亮工程;2000年投资50万元,创办了自来水,使本村和邻村5000多村民吃上自来水;2001年5月,投入50万元,修筑村级立砖路16公里,新建桥梁10座;2002年4月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入8多万元,建成村文化中心,购订万册图书,20多种报刊,免费给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