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作者简介“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2.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3.理解“舍生取义”的观点和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一:课文朗读: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正音•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②所恶(Wù,动词,厌恶)•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④羹(gēng汤)•⑤蹴(cù用脚踢)•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正句•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⑦是/亦不可以已乎自学指导二:结合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大意翻译一下。•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①欲——能愿动词,喜爱。•②得兼——动词,同时得到或占有.•“兼”本义为一手持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甚—超过、胜过,动词。为-读wéi,动词,做。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恶-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患——名词,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使①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②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④也?•①如使——如果,假使。•②则——那么。•③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④为——动词,做。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①而与②之,行道之人③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④也。•①呼尔——吆喝着。尔,助词。•②与——给。•③行道之人——过路的饥民。•④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译文: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①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③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④我与⑤?•①万钟——丰厚的俸禄。•②辩——通“辨”,辨别。•③何加——有什么益处。•④得——通“德”,感激恩德。•⑤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译文: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乡①为身死而不受,今为②宫室之美为③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④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⑤。•①乡——通“向”,先前。•②为——为了,介词wèi•③为——做,动词wéi•④已——停止,放弃。⑤本心——本来的思想。译文: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探究“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情。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探究“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探究1.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2.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探究•一、一词多义•1.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例句:呼尔而与之•2.而•连接两个动作,表修饰例句:蹴尔而与之•转折连词,却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于•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对于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4.得到,拥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通“德”,感激恩德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为•为了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做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二、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这里是感激恩德的意思。•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三、古今异义•1.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钟•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2.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四、词类活用•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恩惠,这里是感激恩德的意思。名词作动词。•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六、虚词1.之:•助词•行道之人弗受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代词•呼尔而与之•人皆有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的不译他指羞恶之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这件事2.于:介词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于我何加焉表示比较,比表示对象,对、对于•3.为:•介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动词:•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故不为苟得也为了为了做,接受做4.则:连词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假设,如果表示结果,就•而:连词•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示并列,不译表示转折,却表示修饰,不译表示承接,就表示转折表示承接,就自学指导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所欲鱼、熊掌生、义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由浅人深,自然明晓所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所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辨证分析(正面)假设分析(反面)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用(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为(不择手段躲祸)由是则生由是避患不用不为有甚于生者有甚于死者因果分析(原因)(结果)升华主题递进论说非独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蹴尔”不屑接受羞恶之心舍生取义得——生舍——死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受万钟不辨礼义接受万钟不受食羹丧失本心身外之物关乎生死保有本心义存于心举例论证见利忘义(正)(反)对比论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分析第二部分: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正面反面对比论证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非独—皆有—勿丧(人之初,性本善)(层进)一箪、一豆—行道之人,乞人—弗受,—决定生命—义存在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举例论证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蔽。正面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⑴比喻论证: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的比喻论对生与死的选择。⑵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为什么要“舍生”:因为有的东西比生更可贵,有的东西比死更可恶。⑶举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关乎生死,但是如果“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都会不屑一顾。对“万钟”的态度又用事实从反面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⑷对比论证:第二段与第三段的对比;用“乡”与“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