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义务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构建》项目研究阶段性总结和规划山东省龙口市项目组一、研究背景(一)国际国内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教育改革,调整培养目标,改进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其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成为各国的普遍目标,而相关管理评价机制也已日趋完善。随着“两基“攻坚的基本完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以教育公平为基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必须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二)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科学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教育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教育的实际,遵循教育的规律,树立新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尤其是县域地区,必须立足特有学情,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质量管理及监控机制,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区域内教育公平的实现。(三)龙口市的基本情况龙口市历史悠久,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迅速,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龙口市名列全国前列。近年来,龙口市教育事业发展较快。2002年,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2003年,获得“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市”称号,并在烟台市第一个通过了“山东省实验教学普及市”验收。2004年,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山东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称号,成为全省首批达到新标准的两个县市区之一。2006年,获“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称号,成为首批获此称号的25个县市区之一。2007年,获“山东省教育督导先进集体”称号。龙口市教研室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教研室,多次被评为烟台市先进教研室、先进教科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年年被评为龙口市基层先进党组织。自2010年始,龙口市投入巨资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舍改造、布局调整、增大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参加《区域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机制研究》项目,准确把握我市义务教育发展的状况,不断完善国家的教育政策,加强和引导学校按照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促进龙口市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均衡发展。二、前一阶段质量监测工作回顾1、我们主要采用《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烟台市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及《龙口市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教师培训经费、装备条件配备和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学校安全及卫生管理、依法治教、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等项)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评估。2、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通知》(鲁教基字[2008]2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烟台市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的通知》(烟教[2008]8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2009年11-12月份对全市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进行了评估。3、为全面了解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估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依据《龙口市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我们每年下半年都对全市各镇区街中小学和市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并将评估情况进行通报。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初中学生实行以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各中小学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通过等级、标志性成果、描述性评语等形式表达。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各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5、学校督导工作开展情况。《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增强监督、指导与服务并重的意识,坚持导向性、均衡性、客观性、发展性的督导评估原则。它的出台和实施,引导了学校的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规范了教育思想的科学端正,办学行为的正确规范,对学校的规范化、特色化、制度化发展和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的树立起着极强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工作思路与研究特色按山东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各学校每学期组织的统一考试不超过两次,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日常评价所占比例不少于30%;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成绩齐全;学校与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质量监测工作由教研室采取“不定日期、不定学校、不定年级、不定班级、不定学科”的抽样形式随机进行,主要对全市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为教育决策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2009年秋,我们对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初三年级的数学,初二年级的语文进行了抽测。抽样办法采取每个学校抽取一个班级的办法,将学校情况和全市整体情况反馈给每个学校,每个学校只知道自己学校的情况,不知道其它学校的情况。质量监测情况采用等级制的办法,对质量监测情况不排队、不公布、不宣传,只作为教育局了解学校情况的一个依据。监测过程组织严密、公正公开。监测费用由市教育体育局拨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形成了一套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首先,确立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把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业总量)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其次,构建了两大评价板块。其中之一仍然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结业会考、毕业年级理化生实验、英语口语、音体美及信息技术的技能考试,以及按时毕业率等。第二板块是对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等。这个评价体系既含有对学生学习行为终结性的评价,又有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一)重视综合评价,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我们开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方面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从单纯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考查学生是否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和评价。(二)注重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克服了过去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关注发展。(三)强调质性评价,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记录,是质性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英语口语及音体美、信息技术的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属于质性评价。我们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能更清晰、更准确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也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由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带动作用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运用,各学校的教学方向由过分追求分数转向全面提高学生和教师素质,推动了素质教育深入持续的发展。根据这套评价体系,我们每年都评选龙口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至今已经评选了九届。四、质量监测工作的措施(一)组建研究队伍。质量监测研究队伍由龙口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督导室、体育科、设备科、计财科科长及科室有关成员,市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研员组成。联系人:高兆斌。(二)深化学习,提高质量监测水平。1、进行学科教学与课程标准诊断。加强各学科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指导各学科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研究课程标准,适应新课改要求,举办全市性的课堂观摩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学科评价方案,作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准。2、进行监测工具编制原理与技术的学习、进行环境因素问卷的编制技术的学习、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学习。3、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目标要求为基本依据,开展调研,加强改革,完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习惯、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社会沟通的全面方面发展。4、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一〔2010〕1号,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进行学生差异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大对学生差异性的研究力度。发挥监测评估的引导作用,避免用同一标准培养学生,用统一目标规范学生,用统一进度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学生的无个性培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全面的、开放的评价制度: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动手操作的能力等。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三)运用科学手段,完善监测方法。1、制定相关文件政策,确保监测工作的制度保障;运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不定时检测、举行座谈、随访与回访结合等方式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相关规定。2、通过“龙口教育网”、《龙口教育》期刊等媒介,开辟专栏,加强互动,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3、改进以前的抽样办法,使抽样办法更科学、更合理。改善问卷调查办法、完善问卷调查内容。问卷内容涵盖范围更广一些,如课程开设、课业负担、家庭收入、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否流动儿童、上网时间、读书时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对课堂的看法、在学校的感受,农村还是城市、学习兴趣、抑郁程度、班额、学校规模、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大众传媒对学校的影响、教师对工作的看法、校长的管理方法等等,由专业人员分别设计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校长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以调查真实情况、反应真实问题。问卷调查要规范设计,用计算机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4、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制度,以科学评估我市各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继续坚持“不定日期、不定学校、不定年级、不定班级、不定学科”的抽样式方法,随机抽取,灵活进行。同时在完善中不断改革改进,如组织各学科教研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测试题目进行信度、效度和难度系数分析,保证了测试题目的科学性,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形成题目信息库;再如,不断完善质量监测前的准备、质量检测中的秩序、质量监测后的阅卷等环节,并加强对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反馈报告的要求,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对存在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提出了教育建议,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5、继续倡导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