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温馨提示:①本书严格依据《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说明》及江西近四年考情梳理36个考点,并以年份、题号形式标注近四年江西中考真题考查情况。②中考考点精讲以黑底白字呈现考点中核心关键词,以波浪线形式标出常考、重点知识。③“现象链接”总结近四年与常考考点相关的近义词、关联词等,帮助学生解读试题关键词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材料速递”逐考点结合当前热点材料,广大师生可根据知识点自主设题,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模块二法律与秩序第三章学法用法中考考点·精讲考点13规则与法律考试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的内容社会规则有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自由与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规则如何对待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律法律的特征【2015江西1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017江西18,2016江西12】(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016江西15(2)】(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018江西19(2),2015江西11】避开雷区:法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则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则法律的作用【2017江西18,2016江西15(2)】(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2)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4)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5)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6)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7)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学会依法办事(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3)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4)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5)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避开雷区:只要有了法律就能杜绝社会中的违法现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3)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2018江西13】•1.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走出误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是我们遵守法律的具体体现。在现实中,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2.普通人违反法律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可以除外。•走出误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普通人,还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论职务高低和功劳大小,一旦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这说明了什么?•(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我国新法的出台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3.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我们应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从点滴做起,增强法治观念,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016江西15(2)】考点14宪法考试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017江西5】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重要性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018江西19(2)】宪法地位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2016江西5】(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宪法保护人权的主体和内容(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1)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2)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和表现(1)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表现:①国家机构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中央与地方: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理解“权力是把双刃剑”)(2)重要性: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国家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力(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3)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表现(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3)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原因(1)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3)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权威做法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违反宪法的后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018江西19(2)】(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