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自然环境模块三中国地理考纲考点年份/题型/题号中国的自然环境我国的三级阶梯2016·选择题·13、2014·选择题·9我国主要地理单元上的城市分布2017·选择题·10、2016·选择题·13我国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影响2017·综合题·16(2)、2015·选择题·6~7我国的河流2015·选择题·13、2013·选择题·13~15我国的自然灾害2016·选择题·1、2014·综合题·19(1)目录CONTENTS知识梳理例题精讲过关训练中考回顾知识梳理•考点地形和地势1.我国的地形——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③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⑤弧形山脉: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中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图•(2)主要地形区中国的主要地形分布图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地表特征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地表特征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地表特征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①五大地形类型: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②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③山区的开发利用•A.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B.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中国五大地形所占比重•2.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三级阶梯概况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③对交通的影响: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沿海和内陆的联系。•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①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大部分地区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②原因:受纬度位置影响,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寒冷,南方地区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影响小。•③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考点气候•(2)夏季气温•①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夏季普遍高温。•②原因: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4)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①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农业生产的实际。•②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如下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熟制一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作物水稻水稻冬小麦春小麦春小麦青稞地形区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青藏高原•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分布•①空间分布——地区差异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②时间分布——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东北、华北降水更为集中)。•(2)我国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3)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干湿地区干湿状况植被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以森林为主半湿润地区400mm<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半干旱地区200mm<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以温带草原为主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①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主要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③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地区滇、粤、台南部,海南全部东部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东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冷夏凉,降水稀少•(2)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方向的风。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②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③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比较•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夏季分别吹东北风和西南风,东部地区冬季、夏季分别吹西北风、东南风。青藏高原地区冬季风和夏季风都难以到达。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影响的范围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除青藏高原、台湾、海南等外都受影响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气温差异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西伯利亚东北风夏季风太平洋东南风东部地区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旱涝灾害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西南地区•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除青藏高原外,一般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是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是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③地形: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高大山地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气候的垂直变化。•中国的气候分界线•1.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2.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3.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部。•4.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1.以外流河为主•(1)外流河、内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考点河流流域名称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外流区2/3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1/3消失于沙漠中的内流河:塔里木河•(2)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河流类型水文特征内流河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有枯水期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春季有短暂的汛期•2.京杭运河和湖泊•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3.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长度6300km5464km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特点呈“V+W”字形,我国第一长河呈“几”字形,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长江黄河注入海洋东海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河口、桃花峪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省市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省区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黄河水文特征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形成汛期,汛期较长,冬季是枯水期;长江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无凌汛水量较小,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形成汛期,汛期较短,冬季是枯水期;含沙量很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开发利用①“水能宝库”:上游利用水能发电(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水电站)②提供灌溉之利:是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长江黄河忧患①中上游湖泊萎缩、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②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发①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②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③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凌汛治理措施①上游: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②中游:整治河道,退耕还林③下游:加固江防大堤①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②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③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及时炸开冰坝,疏通河道•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考点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分布地区分布广泛,集中在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省区除青藏、云贵大部分地区发生时间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春夏多旱,夏季多洪涝)夏秋季节多发秋末、冬季初春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形成原因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源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入侵危害粮食减产,用水困难洪水泛滥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天气•(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东部沿海;西北、西南地区云南、四川两省西部,东部低山丘陵及其与平原交界处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山区面积大;降雨量大且集中;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破坏危害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山石滚落崩塌;诱发其他灾害,如水灾、海啸、滑坡等;引发瘟疫;等等摧毁城镇、村庄;破坏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活活动及环境•2.防灾减灾•防灾减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灾害监测和预报、灾害防御、救灾等三大方面。•在灾害监测和预报方面,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气象监测网、水文检测网等,可对气象灾害进行较为准确的监测和预报。•在灾害防御方面,一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减灾防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修建各种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以达到防灾减灾目的,如三北防护林、加固稳定变形岩体等。•在救灾方面,我国建立了多个救援队和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灾害发生时,能迅速组织救援,我国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