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历史(下)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知识点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二俄国的改革知识点三美国内战知识清单知识点四明治维新两条主线: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六件大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概览知识点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清单  知识点二俄国的改革知识点三美国内战知识点四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拓展1.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中得到的启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人民和殖民地的压迫基础之上的,充满了血腥性、野蛮性和残暴性。2.玻利瓦尔、章西女王共有的优良品质:不图私利、努力抗争、坚持不懈,有坚强的意志,愿为正义而献身。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并没有使所有美国黑人奴隶都获得解放。宣言宣布解放的仅限于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的1865年考能提升底,美国才在法律上正式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美国社会仍存在种族歧视,直到今天,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仍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4.俄国废除的是农奴制,美国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它们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中下级武士,不要误以为是资产阶级。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资产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6.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改革的背景是不相同的,俄国改革前面临的是国内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日本不仅国内矛盾重重,还面临着外国侵略。(1)图1、图2中人物领导的抗争有什么不同?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结果失败。玻利瓦尔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结果胜利。(2)图3、图4人物的贡献分别是什么?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概念反对殖民压迫、殖民侵略,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事例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等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印度的独立、非洲的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民族解放运动2.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英、法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民族独立战争俄国封建农奴制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方式美国采取革命的方式,日、俄采取改革的方式任务美国解放黑人奴隶,俄国解放农奴,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它们都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得到巩固局限美国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日、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认识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4.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原因①根本原因:农奴制的阻碍②社会矛盾尖锐①西方国家入侵,出现民族危机②国内矛盾重重人物、性质亚历山大二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天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5.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时代背景国内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守旧势力很强大国际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领导者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6.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比较(1)社会背景:日本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较大分化;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列强所不容。7.改革与革命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在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③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革命必然会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一破一立之间社会动荡不可避免。而改革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现有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2)联系①改革往往是迫于革命或者危机的威慑力,有些改革其成果也是根本性的,如商鞅变法。②革命是改革失败后的最后撒手锏,同时革命后也往往需要进入改革轨道,以减缓和控制革命带来的冲击力,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改革。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