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能充分说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完成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B.中国加入WTOC.澳门回归D.抗日战争胜利BA3.中国国徽里有天安门城楼的图案(见下图)。它蕴含的深刻意义是()A.说明天安门城楼建筑雄伟壮观B.说明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C.说明天安门城楼精美华丽D.说明天安门城楼历史悠久4.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情形的是()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BB5.右图体现当时我国()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农业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各行业均衡发展6.下图是旧版壹分钱纸币的正面主景图,上有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的图案。这个型号的汽车最早诞生在()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革”时期D.“大跃进”时期AB7.我国1957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C.“大跃进”运动的推行D.一五计划的实施8.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法治”成为各界关注的主题词,构建“法治中国”成为改革的下一个发力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DA9.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的主要意义是()A.掀起了土地改革的新高潮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胜利成果C.开创了党派之间平等协商的新形式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D10.阅读下表,1953—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B.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11.下图反映了1952—1957年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进行土地改革B.中国实行三大改造C.中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12.“恒源祥”的创始人之一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手工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13.1956—197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是()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包围、封锁BA14.《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下列运动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15.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充分反映了()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BD16.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①反革命集团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②大量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迫害③地主阶级被消灭了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B二、综合题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总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材料二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再一次提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并与“多快好省”连在一起,称之为“总路线”。(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总路线”?请用一句话概括“总路线”的内容。(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总路线”?之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3)通过对比两个“总路线”实施的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化三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改革与建设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言之有理即可)18.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主题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起步”与哪一经济策略有关?(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的两次重要会议有关。其中,“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共八大的召开,那“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4)“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举一例即可)(5)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言之有理即可)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