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历史。1.文明起源: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展示了中华大地上璀璨的农耕文明,炎、黄两帝及尧舜禹的传说,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国家产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周初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3.社会变革:随着周王室势力衰弱,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日益增强。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推动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过各国的变法,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及史实古人类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生产生活状况说明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一二三四五六七知识拓展1.人类形成以后,最早制造和使用的、使用时间最长的工具是什么?人类形成以后,最早制造和使用的、使用时间最长的工具是打制石器。我国境内发现的原始人类北京人,使用的都是打制石器。2.北京人是如何取得和保存火种的?(1)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然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2)保存火种:据民族学的资料分析,原始人保存火种一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投放木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一二三四五六七史料研读史料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解读人类诞生后,逐渐认识到火的作用,如火烧烤后的食物比生食易嚼味美等,于是人类便开始使用火、控制火。一二三四五六七二、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生活时期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地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农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主要种植水稻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原始家畜饲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饲养猪、狗等家畜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一二三四五六七易错警示河姆渡居民主要烧制黑陶,半坡居民主要烧制彩陶。知识拓展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一二三四五六七三、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1)五六千年前,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2)后来,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一二三四五六七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人物活动区域相关发明和创造炎帝陕西渭河流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黄河流域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他的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他的妻子会缫丝,擅长纺织一二三四五六七3.尧舜禹的禅让(1)概念: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2)人物:尧、舜、禹。(3)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成功,是治水的英雄,被称为“大禹”。易错警示“黄帝”与“皇帝”的区别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皇帝是秦朝始设的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一二三四五六七四、夏商周的更替易错警示1.禹是以原始民主方式“禅让”继位,启是以世袭制继承王位。2.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发生在同一年:约公元前1046年。3.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的时间不是同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朝代开国君主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夏朝禹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阳城商朝汤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亳、后迁到殷西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在今陕西西安)一二三四五六七五、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主要内容(1)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2)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3.作用: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图示法记忆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一二三四五六七史料研读史料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解读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室直接统辖,把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建立邦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被分封的邦国中同姓亲族占了绝大部分,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一二三四五六七图说历史西周初期的分封制示意图一二三四五六七解读(1)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燕、晋是周王姬姓封国。(2)观察此图还可以看出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主要在中原商朝旧地,还有一些分布在边疆地区,由此可知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3)通过该图可以加深对分封制分封对象和作用的记忆。一二三四五六七六、动荡的春秋时期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时间:春秋时期。(2)意义: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王室衰微(1)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2)表现:周王室统治力大减;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一二三四五六七史料研读史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卷四《周本纪》解读周平王东迁后,王室的统治力大为削弱,无力控制日益强大的诸侯,中国历史进入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二三四五六七3.春秋争霸(1)原因: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各诸侯国发展不平衡。(2)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3)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4)齐桓公称霸:①条件:管仲改革,富国强兵;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②地位:春秋首霸。(5)作用:①消极: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积极: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这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一二三四五六七图说历史春秋争霸形势图一二三四五六七解读(1)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2)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3)争霸战争造成了人民流离失所,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交融。(4)争霸战争也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一二三四五六七2.商鞅变法背景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②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一二三四五六七内容政治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一二三四五六七易错警示商鞅变法不是奴隶制性质的改革,是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贵族特权而进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巧学妙记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废除特权,建立县制。2.图示法理解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对应的历史作用:承认土地私有→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富国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加强→强兵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制度,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一二三四五六七温馨提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是奖励军功;对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立县制。史料研读史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解读秦孝公任用商鞅,对内实行变法,对外推行“连横”。秦国富强起来,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二三四五六七图说历史战国形势图一二三四五六七解读(1)从地图来看,春秋时期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所瓜分,诸侯国数量与春秋时期相比明显减少。(2)战国七雄逐鹿的局面开始形成,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3)当时兼并战争不断,统一国家的趋势更加明显。(4)出于军事需要,各诸侯国都修筑了长城,韩、赵、魏、秦等国长城的修筑明显就是为了抵御北方强大的匈奴。考向1考向2考向3史学素养考向1远古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远古传说是指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人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传说”和“史实”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有被发现的文字和实物证明。远古传说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如,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有记载,而且有的已被某些考古发掘所证实。考向1考向2考向3史学素养典例1(2017·山东泰安)《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B解析根据材料中司马迁“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可看出,文献记载具有可靠性,但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口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历史真实,可作为印证历史的史料。故选B项。考向1考向2考向3史学素养考向2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西周时期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期。到春秋时期,“天子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专征伐,很少有维持十世的;政归大夫,出不了五世就会变成“陪臣执国命”;陪臣势力能维持三世的也是很稀少的。这就是说,春秋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先是诸侯势力的增长,王室衰微;接着是大夫势力的增长,诸侯、士大夫的先后崛起,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了。考向1考向2考向3史学素养典例2(2017·青海西宁)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流传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不断的时代特点。故选D项。考向1考向2考向3史学素养考向3商鞅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