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世纪末,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现在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一二三四五六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纠正错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一二三四五六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一二三四五六2.拨乱反正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措施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一二三四五六二、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含义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过程率先: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一二三四五六结果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易错警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经营权。一二三四五六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时间历史影响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摧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提倡“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坚持土地公有,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一二三四五六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措施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使企业获得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一二三四五六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二三四五六易错警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改革所有制结构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不改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知识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一二三四五六三、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概况①设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②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二三四五六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对外开放的地域向沿海、沿江、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一二三四五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空间特别提示(1)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海南岛是最大的经济特区。(2)厦门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南京条约》),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一二三四五六图说历史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解读“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深圳后为深圳经济特区题的词。显然,题词的内容是邓小平在深圳经过两天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他几天来深思熟虑的结果。邓小平的题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一题词,不仅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方向,同时为有关经济特区的争论作了权威性的总结。一二三四五六四、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形成过程初步提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后把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中共十二大(1982年)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二三四五六充实发展南方谈话(1992年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一二三四五六2.历史意义(1)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提示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一二三四五六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中共十八大2012年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他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中共十九大召开2017年,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一二三四五六中共十九大思想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一二三四五六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宏伟蓝图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途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它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一二三四五六新发展理念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意义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一二三四五六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意义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易错警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考向1考向2考向1改革开放考查角度知识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生产、分配和管理上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劳动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模式的集中经营、集中劳动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端。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现在土地承包到户,干的好坏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分配方式改变,管理也不再过度集中考向1考向2考查角度知识归纳如何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①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政策,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一项基本国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建设道路考向1考向2解读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考围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城市改革的时间等设题,一般为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考向1考向2典例1(2018·甘肃兰州)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C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C项。考向1考向2考向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查角度知识归纳为什么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