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网络一二三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代表人物: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2.发展阶段阶段时期原因萌芽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中国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内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萎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一二三3.特点(1)总体上: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2)不平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特别提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一二三巧学速记(1)三个一:一个人物——张謇;一个口号——“实业救国”;一个企业——大生纱厂。(2)三个三:①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②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③三个特征——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地区;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知识拓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二三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交通通信: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社会习俗(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2)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体上,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一二三知识拓展1.民国初期促进中国社会习俗改变的原因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特点地域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市镇水平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上层人物的倡导程度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一二三三、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兴办新式学校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废科举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一二三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刊物。(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特别提示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易错警示科举制度形成于隋朝隋炀帝时期,发展于唐朝,废除于清朝光绪帝时期,共存在了约1300年。一二三深化拓展中国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隋朝创立。隋文帝时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2)唐朝时完善。唐太宗时扩建学校规模,扩大了招生的数量;武则天时设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3)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4)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6)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7)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一二三知识拓展有人说:“看千年中国去西安,看百年中国去上海。”近代以来与上海有关的大事(1)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2)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3)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第一家商业性报纸。(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6)1919年,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一二三3.文学艺术成就方面作者主要作品文学鲁迅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等历史剧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绘画徐悲鸿《愚公移山》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成为新中国的国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一二三4.电影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赵丹、周旋等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考向1考向2考向1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考查角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决定了其什么发展特点①原因: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其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特点:艰难曲折、整体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认识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做保证;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考向1考向2考查角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之最”1905年,我国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31年,我国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872年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1897年,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机构——商务印刷馆在上海创办解读本内容主要考查轮船、火车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即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19世纪晚期,轮船、火车、电报在中国的出现。中考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各种新服饰、新称呼以及男子剪辫子和妇女缠足等改革内容。中考考查的一般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读图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考向1考向2典例1(2015·甘肃兰州)“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材料中“辫子灭”“跪拜礼”的取消等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选C项。考向1考向2考向2近代教育解读本考点主要考查近代教育的改革,京师大学堂的建立等。中考考查的题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考查角度知识归纳清末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1)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2)一些开明官员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3)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办法,由此产生了新的学制考向1考向2典例2(2018·湖北荆州)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B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故本题选B项。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状元实业家——张謇1.(2018·甘肃兰州)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侯德榜B.严复C.张謇D.詹天佑2.(2013·甘肃天水)“状元实业家”指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謇CD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2009·甘肃定西)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的法令颁布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2010·甘肃定西)右图这份报纸是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下列“新闻”可能被刊登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洪秀全金田起义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CD考点1考点2考点35.(2015·甘肃天水)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往往出现激烈的思想碰撞或大规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近代教育以哪一所新式学堂的创办为开端?参考答案京师大学堂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3近代文学艺术成就6.(2018·甘肃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回答:(1)图片中哪两位是人民音乐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2)县委书记的榜样、“党的好干部”是谁?石油战线上的“铁人”是谁?(3)科学家邓稼先、袁隆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什么重要贡献?考点1考点2考点3参考答案(1)聂耳;冼星海。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2)焦裕禄;王进喜。(3)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为研制我国核工业做出突出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