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浦城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3 (新版)北师大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本课时分为两个小知识点来进行教学: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前者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由于需要时间准备,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1)列举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列举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列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了解环境对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提前准备教师:(1)指导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2)制作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多媒体课件。学生:(1)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2)收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有关资料。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谈话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均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对结果的处理方法。六、学习方法:通过课外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堂上对图片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七、学情分析:本课时在认识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通过图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认识各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实践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学生兴趣大,参与积极性高,但实验结果不一定成功,教师应注意课前指导,并注重通过评价肯定和激励学生。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影响的实例,如:“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这说明了什么?”以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环境影响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存。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新知学习:1.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印证生物受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雁南飞蛇要冬眠水域的污染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水中动物死亡浮游生物过度繁殖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学生阅读课本15页,初步了解实验过程;再请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介绍霉菌的培养过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课本要求在课下完成活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使学生明白生物的生活受温度、湿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条件温暖潮湿低温潮湿方法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温暖环境低温环境(5~7天后)讨论: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品容易长出霉菌?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答: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3.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除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外,还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再请学生分析下图:寄居蟹狮子捕食斑马4.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同时渗透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例:仙人球适于生活干旱的环境。叶茎根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5.学生阅读课本17页,小组讨论、归纳并总结生物对环境常见的几种适应方式: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九、随堂练习: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活中生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吗?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括___和___的相互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4.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在上一课时知识的基础上,以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为核心,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该设计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由于需要实际测量,所以要精心组织,并由此活动引出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有益影响,再由学生举出其它类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实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这一基本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列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能力:通过测量实验,尝试学习“测量”“记录实测数据”“用曲线图表达实验结果”等实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三、提前准备教师:(1)培训小组长,学会使用干湿计。(2)制作生物影响环境的多媒体课件。学生:(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校园内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并绘成曲线图。(2)收集生物影响环境的有关资料。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难点: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五、学情分析本课时通过多媒体对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能影响环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通过“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影响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同时引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环境。例:讨论:蚯蚓对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影响?(二)交流测量活动过程、结果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用投影仪展示相对湿度的曲线图,同时汇报测量校园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情况。2.师生共同总结: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3.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实地测量实测记录表:时间:__________地点项目不同植被裸地草坪灌木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讨论: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答:因为植物蒸腾失水的过程是通过叶片完成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则不需要。答: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减少误差。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答: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曲线图:讨论:观察该曲线图,我们发现了什么?(三)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的实例。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思考问题: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四)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实例。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蝗虫啃食庄稼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了人类自身,我们要保护环境。七、随堂练习1.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最大含水量的百分比叫______。2.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_____和______的作用,这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有密切关系,说明植物___影响环境。3.试分析:为什么城市的城区、郊区的天气预报的数值不完全一致?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试问:如果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八、议一议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治呢?九、知识拓展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