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比较探究 拓展阅读《就义诗》课件 北师大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比较探究“我是中国人!”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然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吉鸿昌,背诵诗歌。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4年11月9日,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时年39岁。就义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赏析“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吉鸿昌壮语•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有贼无我,有我无贼。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难儿,舍身报国。•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比较阅读一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比较阅读二就义诗杨超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吉鸿昌永垂不朽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