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构建知识框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物之河通过食物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称之为食物网太阳能→生产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逐级减少、单方向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过程:特点: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分类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生态平衡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动态的、相对的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二氧化碳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作用:生物圈碳循环的主要形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特点:原理:类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归类整合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组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等)例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B[解析]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环节,B错误;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正确;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D正确。有关生态系统的题目,要把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由此展开分析,可以理清解题的思路。方法点拨1.[2016·遵义]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D体验中考[解析]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只包括了生物成分的植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只包括了生物成分的动物,没有植物、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只有非生物成分,没有生物成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2.[2017·武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B[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蘑菇是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分解者。类型二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现象食物链概念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食物网概念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即食物网生物富集概念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不断积累某种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规律常常伴随着食物链而发生,一般在食物链越靠后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例2[2016·福州]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月季→蚜虫→瓢虫B.阳光→月季→蚜虫→瓢虫C.月季←蚜虫←瓢虫D.阳光←月季←蚜虫←瓢虫A[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捕食与捕食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C.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D.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3.[2017·遵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蝉→螳螂→黄雀B.阳光→青草→蝉→螳螂→黄雀C.青草→蝉→螳螂→黄雀D.营养物质→青草→蝉→螳螂→黄雀C体验中考[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捕食与捕食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A.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阳光是非生物成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营养物质不是生物,而食物链须从生产者开始,所以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青草→蝉→螳螂→黄雀。4.[2017·白银]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Z4-1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用字母表示)(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Z4-1A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等)(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____。(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E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很多,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捕食生物富集[解析](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被捕食与捕食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即:A→B→E;A→B→C→E;A→C→E;A→D→E。(2)(3)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A,消费者BCDE和分解者,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4)E吃D,存在捕食关系。(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类型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减少物质循环碳循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碳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例3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里的“物质循环”是指()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抑制植物的生长,保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衡B[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2017·威海]生物圈中,哪些生物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只有植物B.只有动物C.只有细菌和真菌D.所有生物D体验中考[解析]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粪便或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6.[2017·泰安改编]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二氧化碳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分析图Z4-2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地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3)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__________能力越强。逐级减少单向流动受空间和食物的限制自我调节[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消费者)直接以植物(生产者)为食,它们又是肉食动物的食物;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被捕食与捕食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作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碳从大气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又通过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流向大气,完成碳循环。(2)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的。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狸,则兔因捕食者大量减少而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原因是草由于兔的增加而减少,进而限制兔增加,还有该生态系统的空间是有限的,限制兔不会无限增加。(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类型四生物圈和生态平衡生物圈概念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例4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不断发生大幅度变化C7.[2017·威海]下列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技发展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B.人口膨胀对生物圈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破坏不断加剧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D[解析]人类活动并不只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良影响,同样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8.[2017·江苏改编]如图Z4-3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B.如果a灭绝,则对b的生存有一定影响C.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D.a、b的数量变化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图Z4-3A[解析]曲线体现了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关系,并且a的数量多于b的数量,因此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A错误;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如果a灭绝,则b可能缺乏食物而饿死,因此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很大,B正确;曲线a和曲线b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