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专题复习第五、六单元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体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说明了党的各项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几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之最类1.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与新中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4.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5.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6.我国成功发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7.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4年10月。8.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4月。9.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75年。10.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地送入地球同步轨道——1984年。11.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袁隆平。12.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二、我国20世纪50-70年代外交成就时间成就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三、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个阶段1.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2.1978年,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3.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四、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领域成就核技术1960年11月,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空间技术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农业技术1973年,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育成“籼型杂交水稻”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装备成就斐然。2.“两弹一星”的研制及成果。3.籼型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和推广。4.“863”计划的制定、实施及产生的效益。5.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3.要使科技和生产力相结合,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4.国家要大力发展科技等。一、选择题1.(2013·淮安学业考)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片分别展示了我国空军、核武器、潜艇、航母,结合所学,可知主题应是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故选C。【拓展延伸】对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认识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到了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到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使我们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我们的国防观念,从而使我们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还要体会科技强军的巨大作用,培养我们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献身国防的意识。2.(2013·温州中考)国情相似共谋发展。中印两国相似的国情有()①都是人口大国②都曾遭受过西方殖民侵略③都是发展中国家④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归纳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国情相似”“中印两国”。通过分析可知,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中国曾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都曾遭受过西方殖民侵略;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①②③均符合题意。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故④不正确。所以答案为A。3.(2013·泰安学业考)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不结盟政策【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4.(2013·安徽中考)为促进“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A.求同存异B.睦邻友好C.战略结盟D.平等互惠【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题干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是“有色人种”“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归纳地理和历史知识可判断此次会议是亚非会议,此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5.(2013·沈阳中考)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改善。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看到国外的世界跟我们原来想的是不一样的,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后,引起了国人对国内政治和体制改革的思考。这对后来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B.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C.中美关系改善的进程D.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人物【解析】选B。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后,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同时使中国领导人认清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开阔了眼界。故B符合题意。6.(2013·贵阳学业考)新闻图片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形式。下图中的新闻图片最贴切的记忆主题是()A.万隆会议B.香港回归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分析能力。三幅图片展示的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的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答案选C。7.(2013·菏泽学业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空间技术领域”“开始”“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可以确定是中国领先世界的空间技术成就。通过分析可知,A、B属于原子能领域;C、D虽然属于我国在空间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科技成就,但D不是我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开始”。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8.(2013·珠海中考)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的一大突破。9.(2013·广安中考)某学校准备举办“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科学技术成果展”,下列历史照片可以选用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时间是1970年,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是1973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4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只有D符合题意。10.(2013·南昌中考)1973年,他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A.邓小平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3年,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产量高,被称为“东方魔稻”。11.(2013·大理学业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A.邓小平B.蔡元培C.孙中山D.毛泽东【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故选A。12.(2012·都匀中考)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闭幕,你知道上一届奥运会是哪一年申办成功的吗?是第几届现代奥运会?请选出正确的选项()A.2001年第29届B.2008年第29届C.2008年第30届D.2001年第30届【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题中的“上一届奥运会”指的是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我国是在2001年申奥成功的。13.(2013·安顺学业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变化较大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察看时间方式的变化——从看太阳到看挂钟、看手表、看手机,反映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4.(2013·大庆学业考)下图是大庆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前几年相比有几项新增项目(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B.义务教育的普及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对外开放的深入【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都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故选C。二、非选择题15.(2013·德州学业考)自古以来,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民本思想】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材料二(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历史上出现的与材料二相关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近代的民生探索】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现代的民生实践】材料四(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时间四大件20世纪50-70年代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20世纪80-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1世纪以来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或“仁”的思想,第(1)题可解。材料二为汉文帝和唐太宗的图像,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期均出现了盛世局面,结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