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第七章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二、融资缺口模型方法及运用三、持续期缺口模型方法及运用商业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管理思想:强调资产流动性负债管理思想:强调负债管理以保证流动性需求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思想:从资产负债平衡来协调银行三性购买资金净利息正差额正的资本净值一、资产负债管理论和策略的发展(一)资产管理思想1.资产管理理论沿革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管理关键在资产管理,在既定负债所决定的资产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商业银行管理的中心是维护流动性,将资金配置的重心放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面。①商业贷款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商业银行所遵循的确定资金分配方向的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的产业革命刚刚开始,大机器工业尚未出现,所需资金多数属于商业周转性的流动资金。——商业银行管理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央银行还没有产生,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内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以活期存款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短期自偿性贷款(贷款随商品周转、产销过程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强调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确定了现代银行经营理论的重要原则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它忽略了活期存款的余额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使银行将资金太多地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上。——以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的自偿性是相对的,在经济衰退时期,票据违约现象也相当普遍,从而票据的资产程度大打折扣。②资产可转换性理论产生背景商业银行逐步将资金部分购买政府债券。该理论被认为是由美国的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流动性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须特别强调的,但银行在资金运用中可持有具有可转换性的资产.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公债比重迅速增加。贡献:银行家对流动性认识上的突破,扩大了资产范围,增加了资产经营弹性局限: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需求条件的制约,一旦市场低迷,资产的转换就可能困难。③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为美国金融学家于1949年在《定期贷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产生的背景二战以后,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使得消费品市场对生产企业的设备更新提出要求。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而且中长期贷款本息回收的前景很好。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这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密切相关。贷款期限并非一个绝对的控制因素,只要贷款的偿还是有保障的,银行按照贷款各种期限合理组合,使资金回流呈现可控制的规律性,同样可保障银行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并不否认商业性贷款理论和资产可转换性理论的科学部分,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如何判断银行资产组合中流动性和盈利性关系的思维方式,强调了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是商业银行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之一。贡献:深化了银行家对贷款清偿的认识,资产运用向中长期发展,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局限:借款人预期收入受市场影响会出现偏差,难以把握。④超货币供给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认为,认为只有银行能够利用信贷方式提供货币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实际,银行资产应该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购买证券、开展投资中介和咨询、委托代理等配套业务,使银行资产经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全能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表明,银行信贷的经营管理应当与银行整体营销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商业银行涉足新的业务领域和盲目扩大的规模也是当前银行风险的一大根源,金融的证券化、国际化、表外化和电子化使金融风险更多地以系统风险的方式出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广泛。2.资产管理方法①资金总库法首先保证一级储备其次保证二级储备再次各类贷款最后长期证券资金总库法示意图资金总库法示意图THEPOOLOFFUNDAPPROACH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短期借款发行债券资本金资金池一级储备二级储备贷款长期证券固定资产(1)保证充分的一级储备: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储备,以及满足银行日常支付和支票清算的需要,也是应付意外提存和意外信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2)保证二级储备:包括短期公开市场债券,如国库券、政府机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应付近期内的现金需求和其他资金需求。(3)满足客户的信贷需求。(4)前三项剩余资产可在金融市场购买长期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增加盈利。②资金分配方法(又称“资金转换法”、“资金配置法”)20世纪40年代提出。根据资产管理理论,提出商业银行应如何安排资金组合的运作策略。其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在把现有资金分配到各类资产上时,应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或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那些具有较低周转率或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应分配到相对长期、收益高的资产上;反之,周转率较高的不稳定性存款则主要分配到短期的、流动性高的资产项目上。资金分配法示意图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借款债券股本一级储备二级储备各类贷款长期证券固定资产资金转换法的有利方面:可以减少银行所掌握的流动准备金的平均数额,相应增加对贷款及投资帐户的资金分配,通过周转速度和流动性把资产和负债有机地联系起来,保持两者在规模和结构上的一致性,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资金转换法的弊端:——资金流动住的确定欠精确和合理。——单纯强调负债的流动性,忽视了资产流动性的要求。——片面强调平均流动性要求,没注意边际流动性要求。——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银行目标。③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它被银行用来解决一些变量受约束时,线性函数值如何取得最优的问题。线性规划模型的运用步骤:(1)建立模型目标函数。(2)选择模型中的变量。主要考虑决策和预测这两类变量。决策变量是银行可以控制的变量,如资产和负债项目;预测变量是银行不能进行控制的项目,如利率、现金流量、存款和贷款的种类等。(3)确定约束条件。(4)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例如:一家银行资金总来源为2500万元,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贷款(),也可用作二级准备金及短期证券()。设贷款收益率为12%,短期证券收益率为8%。又设银行管理人员确定的流动性标准是总资产中每10个单位资金至少有2个单位的短期证券,即短期证券与总贷款的比例至少要1/4。1x2x目标函数和约束定义最大化目标函数总资产负债约束服从约束条件流动性约束非负约束=2000=500Z=2802108.012.0xxz250021xx1225.0xx0,021xx1x2xAZZ*EB25贷款X1短期证券x25200D(二)负债管理思想1.基本内容商行资产按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购买”资金来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其核心是把保持银行流动性经营的重点,由资产方转移到负债方,以主动积极的负债管理作为实现资产流动性、盈利性均衡的主要工具。2.产生大背景(20世纪60年代)银行负债管理思想源于利率管制下的金融创新。利率管制导致金融脱媒,分流银行资金来源,使银行面临资金来源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在存款之外寻求新的资金来源方式,即主动在货币市场购买资金。3.评价积极作用:——降低了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提高了资产的盈利能力;——银行在资金管理上更富进取精神,摆脱了被动负债的制约。理论缺陷:一旦筹措不到资金,风险增加;负债成本过高,不能实现盈利性目标。因此,负债管理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收益资产目标增长购买资金一级准备二级准备贷款收益性投资固定资产活期存款储蓄存款一般性定期存款资本账户负债管理策略提取存款购买资金(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思想1.产生的背景负债管理思想使得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出众多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提高资金价格,利率限制实际上被冲破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先后取消或放松了利率管制,银行界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浪潮,种类繁多的浮动利率负债和浮动利率资产纷纷涌现。商业银行在主动负债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风险——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开始把资金管理的目标转向如何如通过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净利息正差额和控制正的自有资本净值,其管理思想就是资产负债联合管理。2.资产负债管理思想的内容又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商业银行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主动地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在利率波动下,利率会从两个方面给银行带来风险:第一,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缺口状态,它会使利率在上升或下降时影响银行净利息差额或利润;第二,利率波动引起固定利率资产和固定利率负债的市值变化,从而影响到按市值计算的银行自有资本净值。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浮动利率负债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利率敏感资金正缺口利率敏感资金负缺口资金缺口和利率风险二、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一)有关融资缺口模型的术语与定义1.利率敏感资金利率敏感资金,也称为浮动利率资金或可变利率资金,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利率敏感资产或利率敏感负债的定价基础上可供选择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主要有同业拆借利率、国库券利率、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可转让大额存单利率等。2.融资缺口(1)融资缺口衡量(2)资缺口的三种状态:——零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处于利率缺口的部分资金在利率上升时获利,在利率下降时受损。——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处于利率缺口的部分资金在利率上升时受损,在利率下降时获利。3.敏感性比率敏感性比率是融资缺口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敏感性比率与融资缺口有三种基本的匹配关系:融资缺口为零时,敏感性比率值为1;融资缺口为正数时,敏感性比率值大于1;融资缺口为负数时,敏感性比率值小于1。资金缺口、利率变动与净利息变动之间关系(二)缺口的管理1.资金缺口管理是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2.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1)预测利率上升时,正利率缺口;(2)预测利率下降时,争取负利率缺口。零缺口战略(防御型策略)。对于许多小银行,采用零缺口战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方式。正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如果银行的研究部门预测市场利率正在进入上升阶段,正缺口战略就是其正确的选择。负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会下降,不少银行会选择负缺口战略。零缺口战略(防御型策略)。对于许多小银行,采用零缺口战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方式。正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如果银行的研究部门预测市场利率正在进入上升阶段,正缺口战略就是其正确的选择。负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会下降,不少银行会选择负缺口战略。利率波动周期与资金缺口管理三、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持续期缺口管理就是通过对银行综合资产和负债持续期缺口调整的方式,来控制和管理在利率波动中由总体资产负债配置不当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持续期反映现金流,偿还期是金融工具的生命期;分期付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短于偿还期;非分期付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等于偿还期;持续期与偿还期正相关,与现金流量负相关。(一)持续期的含义持续期,也称久期或存续期,是指固定收入金融工具现金流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工具各期现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