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讲 中国社会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2———————[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两个认识角度: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正确看待探索中的挫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挫折。三大历史时期: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3第20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4基础知识一遍过5凯歌行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6(2)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在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3)借鉴苏联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过渡时期7[教材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8(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④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9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02.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计划。3.成就(1)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一五11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适应国家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方式(1)对农业的改造: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2)对手工业的改造: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工业化12(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1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朱汉国《新中国经济史研究》143.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4.结果(1)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社会主义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计划经济15[教材拓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16(2)作用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7[素养提升·融会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年)18►探究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一五”计划史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19[思考]根据史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解读]史料一论述了“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并表明要借鉴苏联的经验。[试答]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0史料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21[思考]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解读]史料二阐述了过渡时期任务艰巨,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实现。同时说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关系。[试答]关系: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两者齐头并进,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互相补充。22“一五”计划的特点和成因(1)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以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②地区分布: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23③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并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④长期性、渐进性:“一五”计划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改造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长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24(2)成因①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途径才能改变。②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③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总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靠自己力量获得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25④“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且工业、农业等物质资源丰富。同时地理位置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具有独特的优势。26以家国情怀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27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行名和面值为主题。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28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三点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解析:本题以“我国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为切入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根据图案以及相关文字“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工农”“民族文字”“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等提炼即可。论述时主要围绕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团结、工业化建设成就、与苏联的交往等方面,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层次清晰即可。29答案:历史信息: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大团结、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工业建设取得成就、苏联援助。历史阐释:示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30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2)在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比较容易顺利地运行。这也是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31(3)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32[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南充一模)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33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B.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D.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34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这一时期工业产值有了增加,故选B项;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排除A项;这一时期,农业的增长速度较慢,而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故排除C项;“一五”计划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排除D项。]352.(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36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37B[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故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故排除C项;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故排除D项。]383.(2019·惠州调研)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39A[根据材料“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毛泽东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的资本主义,政府已经与其有机结合,而1953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故选A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故排除B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故排除C项;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排除D项。]404.(2019·南通二模)下图时事漫画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漫画作者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着()A.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过急B.农轻重产业比例严重失调C.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愿望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41C[“一夜风吹一尺长”反映了改造基本完成后渴望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愿望,故选C项;漫画不含讽刺的意味儿,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不涉及产业比例,故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排除D项。]42“岁月峥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的曲折历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文化农业国43(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4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45二、探索中的初步失误1.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